彭洋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70279303693792&wfr=spider&for=pc患者黎先生,28岁,于年出现反复口腔溃疡,未能明确原因,年12月出现乏力、发热、咳嗽、咳痰,活动后胸闷、气短,偶有少量咯血,医院,诊断为“白塞氏病,继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给予对症治疗,服药1年半无明显好转,自行停药。患者于年出现左上肢无脉,测不到血压,在年1月诊断为“白塞氏病,多发性大动脉炎,右肺动脉闭塞、肺动脉高压、高血压病3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经对症治疗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年5月患者因胸闷、气短、乏力加重伴四肢关节疼痛,来我院周围血管科就诊,住院后诊断为:1.多发性大动脉炎、右肺动脉闭塞、肺动脉高压、颈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肾萎缩伴有高血压2.贝赫切特病 术前 住院完善各项检查后,雷小明教授、郝占峰主任团队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后,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平衡免疫治疗2个疗程,患者四肢痛疼逐渐消失,肺动脉高压下降,胸闷、气短、乏力症状减轻,肺部空洞明显缩小而出院。出院后坚持按医嘱服药。此间患者仍有活动后胸闷、气短及心悸症状,活动耐量差,日常生活受影响;期间多次监测肺动脉压为80-90mmHg。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右心功能衰竭,于年09月29日在我院介入科局麻下予以行股静脉穿刺、肺动脉造影+球囊扩张术,顺利为患者开通完全闭塞右肺下动脉,于肺动脉主干处测肺动脉压为59mmHg。术中 术后患者自觉活动耐量较术前增加,活动后无明显胸闷、心悸症状,基本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术后 术后4个月复查肺动脉造影术可见:左肺动脉造影剂充盈良好,手术开通的右侧下肺动脉造影剂充盈良好。于肺动脉主干处测肺动脉压为42mmHg,患者肺动脉压较前明显降低。专家点评 肺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肺动脉高压是多发性大动脉炎常见类型之一,此类型大动脉炎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之前此类患者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如口服西地那非、波生坦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多数患者仅能做到延缓疾病进展、尽量延长患者寿命。而肺动脉球囊扩张术是我们在大动脉炎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上的一次探索,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术后患者肺动脉压明显下降,生活质量大幅度改善,继续辅以中西医结合平衡免疫治疗能有效维护手术效果。肺动脉球囊扩张术系微创手术,不开刀,术后患者卧床24小时后即可下地活动,创伤小,为大动脉炎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开拓了一条新的治疗方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zl/133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