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病”让她14岁就高血压,医生不让吃药治好了 她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经常出现头痛、浮肿、抽搐现象,1个月前开始头痛,伴眼睑浮肿,无尿量改变。1周后头痛加重,伴呕吐。突然有一天傍晚先后抽搐三次,眼睛看不清东西,然后意识丧失,全身强直性阵挛,每次都持续5~6分钟。 医院急诊室时,检查血压/mmHg,尿蛋白++,诊断为急性肾炎、高血压脑病:入院后又抽搐两次,给予降压、镇静、脱水、利尿等治疗,浮肿渐消退,但血压仍在~/~mmHg。 查血电解质、肾功能、脑脊液正常,眼底检查及EKG正常。静脉肾盂造影示右肾显影及排泄较左肾慢。同位素肾图示右肾功能严重受损。经过了解发现父母都没有高血压的病史,那么是什么导致小女孩这么小的年经就患上高血压的呢? 1、青春期女孩,既往健康,家族无高血压病史。 2、以头痛、眼睑浮肿起病。1周后症状加重,出现抽搐。检查发现血压高,经治疗后下降不明显。 3、体格检查:血压双上肢/mmHg,双下肢测不出,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侧腘窝、足背动脉搏动触不到。 4、血生化及免疫指标正常。影像学检查提示右肾动脉狭窄、血运及排泄功能差。 肾血管性高血压系肾动脉狭窄引起。肾动脉狭窄的原因有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肌纤维增生、先天发育不良及血管损伤等。 有下列情况之一,常提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①突然发生的高血压或由良性高血压突然发展为急进型高血压者; ②年龄在30岁以下或60岁以上发生高血压而原因未明者; ③腹部、腰部受伤后或原因未明的腹痛后发生的高血压。 特点是发病快,多为急进型,舒张压明显升高,降压药效果差,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半数患者上腹部或脊肋角可听到局限性血管性杂音。对此类患者应进行肾脏超声、核素、肾盂造影等检查,确诊需肾动脉造影。 1、多发性大动脉炎:常引起大动脉任何部位及分支的狭窄及闭塞,如侵犯肾动脉,可发生肾血管性高血压。患儿为青春期女孩,双下肢触不到动脉搏动,首先考虑此病的可能。但患儿无发热、关节痛、皮疹、血沉增快等,故除外本病。 2、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7岁以上女孩,起病缓慢,有长期发热伴皮肤、关节、心脏、肾脏、神经等多系统损害。高血压常发生在病程后期、在肾脏病变的基础之上,但患儿起病急骤,以高血压为主要表现,无多系统损害,血液免疫指标阴性,不支持本病诊断, 3、原发性高血压:常见于肥胖儿,有高血压家族史,无自觉症状,体检发现血压高。患儿表现与其不符。 4、肾原性高血压:患儿既往健康,无肾脏病史.肾动脉造影及核素扫描除外本病。 对于肾血管性高血压,主要强调病因治疗。如对单侧肾动脉畸形者行肾切除术可获良好效果。 小女孩住院后服用降压药,将血压降至~/70~80mmHg,无头痛、眼花及抽搐发生。查血沉、CRP、蛋白电泳、自身抗体均阴性。经肾动脉造影和肾核素扫描示右肾动脉狭窄,考虑为先天性肾血管发育不良,转泌尿外科行右肾全切术。 手术中见右肾较正常明显缩小,肾上极可见一个直径约1.2mm动脉血管,下极可见一个直径约1.8mm动脉血管,未见明显肾动脉主干。术后病理显示肾叶间动脉(上极)内膜增厚,管腔狭窄,部分闭锁。肾上极多发陈旧性梗死。 肾上极及中部肾组织慢性缺血性改变,小管萎缩,间质有散在及成堆淋巴细胞浸润,肾下极肾组织代偿性肥大。术后恢复良好,血压正常出院。 在本例中小女孩高血压的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肾动脉发育不良(肾血管性高血压)导致的高血压,此类高血压多见于30岁到40岁的高血压人群,如果有高血压患者发现自己吃了降压药还没有能控制好血压,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有先天性肾动脉发育不良的病。 1、肾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表现 (1)病程短,高血压发展迅速,有时呈恶性高血压症状,无高血压家族史,一般控制高血压的药物无效。 (2)常伴有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及视力减退。 (3)腰痛为常见的伴随症状,部分患者有血尿或(和)蛋白尿。 (4)患侧脊肋角处压痛。 (5)多数患者于上腹部、肾区或背部可出现血管杂音,有时颈部也可闻及血管杂音,表明头臂动脉受累。 2、肾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二维超声表现 (1)直接征象:肾动脉狭窄为本病的直接征象,患侧肾动脉内径明显变细。 (2)间接征象:患侧肾体积缩小,表现为患侧肾长径与宽径均明显减小,长径9cm,宽径往往小于4.0cm,与健侧肾相比长径相差大于1.5cm,但患侧肾内回声仍然正常,皮髓质界限及肾轮廓清晰。健侧肾体积可表现为代偿性增大。 高血压的哪些事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好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权威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wh/87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