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非洲猪瘟长治久安,控制好蓝耳病、圆环、猪瘟等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极为关键,特别是危害母猪的第一大疾病——蓝耳病。 0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virus,PRRSV)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全长15.1kb,编码个阅读框(ORF)。 本病毒分为欧洲型(血清1型)和美洲型(血清型),在中国,血清型在疫情中占主导地位,在过去的0年里一直是养猪业的主要疾病问题。我国PRRSV-毒株的类型可分为4个谱系:类JXA1/类CH-1a(谱系8)、类VR-33(谱系5)、类QYYZ(谱系3)和类NADC30(谱系1)。 0 临床病型 ●母猪繁殖障碍 PRRSV在生殖道感染后,穿过子宫内膜而感染母猪。着床前,胚胎对PRRSV感染具有抵抗力,着床后,所有日龄的胚胎对PRRSV均易感,在妊娠晚期也能高效穿过胎盘屏障,在胎儿间相互传染。子宫内膜巨噬细胞内复制可间接诱导MFI处母体和胎儿细胞的死亡,进而妊娠终止,造成流产。妊娠后期出现早产、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胎。 母猪流产 木乃伊胎 ●呼吸道疾病 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大多以呼吸道疾病为主,表现为呼吸困难、耳部发绀等。 呼吸困难 耳部发绀 ●造成共感染和继发感染严重 猪场环境复杂,通常情况下蓝耳病易造成共感染和继发感染,例如PRRSV和PCV共感染可促进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产生,使呼吸道综合征临床表现更严重;加重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等。 蓝耳病使投入品大大增加(后备母猪更新率升高、动保费用增加),生产成绩下降(断奶仔猪数下降、上市肥猪数减少、生长速度缓慢)。根据相关统计,蓝耳病致每头母猪平均损失高达元。 03 蓝耳病毒株重组频繁造成稳定猪场发病 蓝耳病毒是目前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病毒之一。 自从此病毒于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首次发现以来,PRRSV型的遗传多样性出现了约0%的增加。事实上,PRRSV遵循一个通用的模式,即每3~5年会出现一种重要的新类型或毒株。最近一次发生在年。 当前类NADC30毒株仍是引发我国猪场蓝耳病的主流毒株。感染后的猪场,发病母猪群的流产率可达30%~40%左右;哺乳仔猪、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以呼吸道疾病为主,猪细菌性继发感染和死淘率增高;该毒株可在猪场持续存在很长时间,造成种猪群和生长猪群生产成绩不稳定;并且该毒株极易与疫苗毒或其他野毒重组。 自01年以来,重组毒株的检出率不断提高。而重组病毒容易引起免疫逃逸,然后引发新的疾病。 04 蓝耳病与非洲猪瘟的关系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非洲猪瘟易感猪场与猪群感染蓝耳病造成的整体免疫力低下密不可分(蓝耳与非瘟侵害的靶细胞相同,都是单核巨噬细胞)。非洲猪瘟病毒属于低传染性、高致死率病毒,如果猪场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猪就是易感动物,一旦被攻击,就是群发,然后失控。所以,控制蓝耳病,提高猪群整体健康,刻不容缓。 ●蓝耳病感染大的长,ASF来势更凶; ●蓝耳不稳定的猪场,ASF来临后损失更大; ●“拔牙”成功的场基本是蓝耳稳定的猪场; ●蓝耳不稳定的猪场“拔牙”基本失败 十场九蓝,防控蓝耳用速净10? 在?,手?蓝耳无忧 快速治疗蓝耳圆环! 有效控制伤亡! 咨询热线李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