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得癌的太多了,各种各样的癌,而且得癌的年龄也越来越小。以我亲身经历,四五年的时间,我的身边就有六七个人因癌倒下了。这很吓人,就好比我和其他几个人站在一起,一会儿一个人倒下了,一会儿又一个人倒下了,您说吓人不吓人?我经常想:轮也该轮到我了。其实当我把人体的一些问题想清楚后,我发现得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您想得就得的。

要得癌,您得先有“资格”,就像开车,要开车得先考驾照,而得癌的资格就是您的身体里要先有慢性炎或其它慢性损伤(慢性炎也是慢性损伤的一种,慢性损伤还包括许多其它的形式,如慢性的毒性物质接触、长期精神压力、长期服药等等)。比如慢性胃炎可发展成胃癌,慢性肝炎可发展成肝癌,慢性结肠炎可发展成结肠癌,慢性宫颈炎可发展成宫颈癌。那乳腺癌之前也没有见谁先有慢性乳腺炎呀?

这与其它的慢性损伤有关,例如长期内分泌功能紊乱。由于环境污染,每天在食物、水、日用品和空气中会有大量雌性激素和类雌激素物质进入我们的身体,这些物质对生殖系统的各器官和乳腺产生巨大压力刺激它们增生,尤其是肝脏功能不佳时,外来激素对上述器官的威胁会更大,会成为造成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发生率越来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身体得癌的危险来自慢性炎和各种各样的慢性损伤。明白这一点后,防癌就很容易做到了,那就是治愈慢性炎,解除慢性损伤。

  在医院里最难治的疾病之一就是慢性炎,很多人的慢性胃炎一治治好几十年也治不好,直到转成胃癌也就没工夫治慢性胃炎了。其实只要治疗方向正确,慢性炎症很容易治,如前所述,机体的修复能力极其强大,可以说无所不能,可一个慢性胃炎修复几十年也修不好,显然是原料不足的原因。

所以当我们把原料即营养素给足后,慢性胃炎可以在两周内临床症状消失,当然胃粘膜全部修好可能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事实上,治疗慢性炎可以说是营养素的拿手好戏,尤其是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结肠炎、慢性盆腔炎、慢性宫颈炎等等。而慢性炎以外的慢性损伤很多都缘于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晚睡、吃垃圾食品等等。

  我经常为癌做辩护,我是癌的辩护律师。我觉得人家癌也不容易,不是人家想长在您身上,而是您偏要人家长在您身上。我们不妨以半医半通俗的方式来审视一下癌的发生,这样反而会让我们对癌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癌的发生缘于适应。其实我们人类进化到今天,您身上的每一部分为什么长成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而不是那样的结构,都缘于适应。比如您身体表面的皮肤,之所以长成这样,就是因为身体表面的皮肤需要有很强的抗性和韧性,要经得起拉、拽、蹬、踹,所以皮肤就要长成这样。

皮肤由很多层细胞构成,这些细胞之间连结很紧密,最上层是干燥死去的细胞,很坚韧,所以皮肤很耐磨,而下层的细胞会不断转变成这层干燥死去的细胞,使皮肤持续保持这种耐磨特性。您说皮肤长成这样是不是适应?而气管和支气管上皮为什么要长成那样?也缘于适应。

气管和支气管上皮主要由单层柱状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的顶部都长着很长的毛,这些柱状细胞之间,还有像酒杯形状的细胞,被称为杯状细胞,这些细胞产生粘液,粘液涂在柱状细胞的毛上。为什么搞得这么复杂?为了适应。空气里有很多粉尘,还有细菌病毒等。吸入的空气进入气管后,空气里的粉尘、细菌、病毒等等就会粘到粘液上,这样就可以净化吸入的空气,而这些毛干什么用?这些毛像秋天麦浪一样摆动。

摆动的方向是指向喉部,随着毛的摆动,这些粘液连同粘在其中的粉尘、细菌、病毒等就被排出气管。您说长这些结构是不是因为适应?需要它那样,它就得长成那样。

  得癌我觉得也跟适应有密切关系。比如吸烟得肺癌的过程。吸烟,烟中的有毒物质很多,毒性很大,那些毛受不了烟中毒物的伤害,绝大多数毛就被毒死了,脱掉了,剩下的少数毛虽然没掉,也被毒倒了,失去了作用。

再吸烟,那些毒物直接与细胞接触,细胞也受不了,细胞也死了,这样就留下一个创面,这是不行的,身体是不允许有创面存在的,赶快补上创面,新的上皮细胞就又长出来了,但这次因为是新生的,毛就长不了那么长了。

   再吸烟,毒物还是直接毒死细胞,这样就又产生创面,还要再长。再长,再毒死,再长,再毒死。多少次之后,这个地方就想了,怎么总是死呀,看来这个地方长这种上皮不合适,不适应了,得换一种更结实更适应这种生存环境、更供得上死的。在人体基本上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就是鳞状上皮,我们身体表面的皮肤就是鳞状上皮。

细胞分很多层,底层细胞不断长出新细胞来替换死去的细胞,这可比原来的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结实多了。医学上把这种由一种上皮替换另一种上皮的现象称为化生。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这个上皮的细胞没毛,不能及时把粘附在鳞状上皮表面的粘液和其中的粉尘、细菌、病毒、烟中的有毒物质等等运向喉部排出。所以您看长期吸烟的人,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咳痰。他觉得气管的某个地方有东西,但就是咳不出来,所以这些人很辛苦,咳得脸红脖子粗,甚至咳出一身汗。要咳上半个多小时才能把那口痰咳出来。一咳出来就舒服了,一边用手擦汗一边说:“哎呀,累死我了,吸根烟歇会儿。”因为没毛了,所以大量有毒物质都会滞留在这种上皮上,这些细胞也受不了,时间一长,也会出现死了长,长了死,反复进行的情况。这时,这个地方又发愁了,怎么把全身最结实的上皮都拿来了还供不上死呢?还是不适应,还得找一种能适应这种生存环境的东西,那您说这种东西是什么?只有癌上皮了,癌长得快,能适应环境,能供上死,所以癌就发生了。

这虽是一种非医学的解释方法,但癌的发生过程不就是这样进行的吗?在全世界无数的研究人员紧盯癌的基因变化的时候,我想跟您说,知道是什么引起了癌的基因变化比知道哪些基因变化了重要得多。引起基因变化的原因才是真正的病因,它就像手枪的扳机,而那些基因变化不过是射出去的子弹。怎样可以阻止子弹射出呢?毫无疑问,控制扳机是最明智的,而不是抓住正在冲出膛或已经冲出膛的子弹。即使您抓住了一颗飞行中的子弹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您不知道下一颗子弹什么时候会飞出来,这样很危险,您可能会中弹身亡。想通过研究癌的基因改变来治愈癌症,笔者认为还需要在可行性方面做进一步探讨。因为最知道基因应该如何修复的还是细胞自己。

癌是营养极度缺乏的产物

所有疾病按发病的急缓和进展快慢可分为两类:急性病和慢性病,两种病除了发病急缓,进展快慢区别明显外,另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急性病病因明确,慢性病病因“不明”。所以我们在医学书籍上会看到,在论述到慢性病的病因,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胃炎等等的病因时,第一句话就是病因不清。慢性病的病因真的不清楚吗?不是,其实很清楚,但往往很隐秘。当我们把急、慢性病的病因对比起来看,抓住其特点后,慢性病的病因和对慢性病的治疗方向也就很清楚了。

   所有疾病都缘于损伤,而损伤分为两种,即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急性损伤就导致急性病。急性损伤的病因很明确,因为要想造成身体的急性损伤,一次损伤的力度就一定要大,所以损伤因素会集中起来发挥力量。

比如被车撞伤、刀砍伤、细菌感染等等。但慢性损伤的病因就很分散,是经常性的轻度损伤,是从轻度损伤积累到重度损伤的过程。

例如糖尿病,不是因为您多吃了哪口饭,某天多喝了一点酒,哪天多吸了几根烟造成的,而是因为您每天对肝损伤一点。每天损伤一点,到最后终于损伤显露出来。好比喝农药,一瓶一口气全喝下去了,马上人不行了,但如果每天喝一小口呢,而且还可以加上烟、酒和其它一些毒物少量使用。

表面上看没什么事,但您的身体已经受到伤害了,只要这样进行下去,一定有一天会发病。所以慢性病的病因往往明确但复杂、种类多样。慢性损伤给了机体修复的时间,所以身体处在边伤边修,边修边伤的反复过程中,而修复是需要营养素为原料的,所以所有的慢性损伤都是以消耗营养素为代价的,直到把体内的营养素消耗光,再也不能修上时,疾病的症状才会慢慢表现出来。

   因此包括癌在内的所有慢性病,不管病因是什么,最后本质上都是营养素极度缺乏和不均衡造成的,所以我认为要治愈慢性病,补充足量的营养素是第一位的,而不是去探究引起它的病因,因为不可能把引起某种慢性病的病因都找全,如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等等。

而且对于治愈慢性病而言,这些病因的短期意义往往不大。但急性病就不同了,对于急性病而言,首先就要明确病因,且去除病因,然后才是进一步施治。当然在急性病的治疗中也需要营养素补充。

慢性炎症为什么容易导致癌的发生呢?这其中包括很多学科很复杂的知识,首先说慢性炎症本身就是很复杂的过程,当某个部位有损伤发生,炎症就出现了,炎症出现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把损伤部位那些死亡的组织细胞清除掉,为修复做准备;另一方面,炎症细胞会产生很多的物质来刺激甚至是启动修复;还有一方面,因为有损伤,会不时有外来的异物,包括细菌和病毒,从损伤部位侵入人体。

炎症细胞的存在也是为了及时消灭这些异物,以防它们侵入后对机体产生更广泛更严重的影响。修复就是在这种炎症环境下开始的。修复其实应该包括很多个层面,即系统层面的、器官层面的、组织层面的和细胞层面的修复。而这种细胞层面的修复至少包括受损细胞的自我修复和细胞再生或增生。

通过细胞再生或增生,把细胞死亡后留下的空缺补上修好。当营养素充足时,各个层面的修复都会顺利进行,很快局部的损伤修好,系统紊乱纠正,炎症细胞消退,这样疾病就治愈了。

当营养素不足时,损伤总是不能及时修复,一些地方修上了,而另一些地方还是残缺不全,这样炎症细胞就会长期存在,形成慢性炎症,且在慢性炎症过程中,不断地有修复发生,也不断地有损伤发生,因为不断会有各种有害物质进入受损部位,这些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会导致损伤扩大,而慢性炎症的长期存在也破坏了这些部位的细胞原有的生活环境,也会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当有一些营养素到位后,身体就会又启动这个部位的修复,细胞又开始再生或增生。这就有点像一场持久的小型战斗,一会儿打起来了,死了一些士兵,战斗就停下了,而且还有后援补上,一会儿又打起来了,又死了一些士兵,又有后援补上了,就这样不断反复发生。而癌正是在细胞死了再长、长了再死的过程中孕育形成的。如上所述,慢性炎的过程也是原有部位的组织细胞不断增生修复的过程。在慢性炎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细胞增生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在这种环境里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比如氧自由基等,很容易导致这些增生活跃的细胞的染色体及其它的一些基因受损,出现异常,即使没有这些有害物质,细胞在增生时,有时也会出现染色体或个别基因的损伤,只是出现的机率要小很多。

本来细胞是不怕一些染色体或基因受损的,因为细胞自己有自我修复能力,在细胞核内有一整套用来修复染色体损伤的酶,比如核酸内切酶、核酸外切酶、核酸连接酶、DNA合成酶等等,在这些酶的供应充足、原料充足和细胞核内反应环境良好的情况下,修复染色体异常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染色体修复还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能修的就修,不能修的就启动细胞自杀机制,以清除这些受损细胞的潜在危害。这是何等精妙且完整的细胞修复计划,其前提只是足够的营养素。

当营养素不足时,细胞增生就很危险,因为在慢性炎的环境中,细胞进行一批接一批的增生,当出现染色体或基因异常时,由于营养素不充足,细胞不能及时启动修复或自杀机制,就会导致染色体或基因异常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而且因为每一代的增生都有可能会产生新的染色体或基因异常,所以这种染色体或基因的异常范围会不断扩大,直到最后不可收拾。

细胞核内基因之间相互制约的平衡被打乱,细胞出现异常无度的增生,癌就发生了。为什么促进细胞增生的基因一直完好?可能跟因为这些细胞原本就需要增生,所以这些基因被优先保护有关。

适当的空腹养生可排除身体百毒!

人体生病的秘密   人生病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样。疾病的形成,绝非无中生有,它源自于身体内部的平衡被破坏。一旦内环境变得不健康,早晚会生病。养生着眼于真正的“健康”,而非“没有疾病”。   所有疾病的根源都是不平衡   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都认为:健康就是一种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包括酸碱平衡、气血调和、阴阳协调、水平衡、营养平衡、循环系统平衡、心理平衡等。在平衡状态下,身体的各个系统之间能互相协调,免疫能力强,能有效地阻挡各种疾病的入侵。   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了,免疫力下降,病毒和细菌就会乘虚而入,产生各种急性疾病。而更多的时候,这种不平衡没有明显的病症,许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不会想着去改变或调养,逐渐发展成慢性、退化性疾病,无法恢复,无法痊愈,最终快速发展成恶性病变、突发性病变等,直到死去。就拿我们都知道的癌症来说,它虽然“病来如山倒”,但其形成绝不是一年半载的,多半是由于慢性疾病演变而来,通常都有上十年的发展期。

  “平衡”是生物体的一种理想状态,当我们的身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蕴涵着强大的能量,阻挡着有害物质的入侵。正因为如此,现代医生都强调养生应该回归自然。因为身体是最好的医生,最好的养生方法是不生病,最好的保健品不是补品,不是药物,而是我们身体自身的能量。   不少专家给出一个答案:几乎所有疾病的根源都是来自于“不平衡”。然而现实生活中,当身体出现不平衡的警报时,人们常常忽略了,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即使出现明显的病症,也只是对症治疗,例如吃些止痛药、消炎药、肠胃药。这种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关闭了身体的警报系统,压抑了身体自身的活力。   为什么人们生活水平好了,各种绝症反而多了,富贵病也越来越多了呢?就是因为人们吃得太好、压力太大,给了身体太多的负荷,破坏了身体的平衡。而且,身体最初的不平衡的信号,往往来自于食物摄取不当,只要加以调整,就可以恢复健康。倘若任由它继续发展,那么必然会出现其他一些更严重的亚健康的信号,例如,组织细胞中毒、体质酸性化、微循环不畅等,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空腹养生就是相信自己的身体,让身体回归自然,减轻身体的负荷,刺激身体的活力,让身体重新恢复到平衡状态。倘若运用得当,是一种非常天然有效的养生法。

空腹养生可以选择过午不食,也就是不吃晚饭或者参加我们的排毒营,给五脏六腑一个休息调整的时间!   身体不平衡的信号:   .中度疲倦感。   2.精神紧张,容易健忘,头脑不清楚。   3.头痛、肌肉紧张或僵硬,局部麻木、抽痛。   4.食量突然增加,肠胃消化不良,突然特别爱吃甜食。   5.全身或局部发痒。   6.有时咳嗽或打喷嚏。   7.有时没来由地感觉到燥热、潮红或畏寒。   8.情绪波动大,容易产生挫折感,心情压抑。   9.体重不正常增加。

晨调心肺,午采阳,晚调肝肾寿命长

保健关键时刻:早起散步搓手可调心肺。

研究表明,清晨6~8时,是缺血性心脏病、癌症、肺源性心脏病等一些严重疾病引起患者死亡的高峰期;中午2~3时,肝脏进入休息阶段,精力开始下降,容易出现疲倦感;下午6~8时血压开始升高,情绪不稳定。这说明人体会随着生物节奏的改变而变化,以上三个时段是人体进行自我保健的关键时刻。因此,科学地利用好这三个时段,对于保护身心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早调心肺

为什么早晨起来调心肺呢?大家都知道,晚上睡觉,人是最安静的时候,心率是最慢的。早晨起来,心率加快,肺活量增大,所以要早调心肺。

怎么调呢?教您一招:

很简单,一边走着,一边搓着手。什么概念呢?手心有一个穴位叫劳宫穴,它是心经的主穴。让您搓手的目的,就是按摩这个穴位。您按摩这个穴位可以通过经络刺激心脏,让脏器兴奋起来,帮助人体迅速恢复体能。两手搓热了以后,趁热在眼睛上捂一会儿。请大家注意,捂眼睛的时候,您就一定别再走路了,否则可能要摔跟头或者撞墙,坚持每天这么做,对白内障都有非常好的调理作用走一会儿累了,搓搓列缺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处就是此穴),这是肺经的主穴位。您如果咳嗽、痰多,就离不开搓列缺穴。用发热的手掌心来回搓,一边走着一边搓着。搓完了,也到了公园里,打打拳、练练操跳跳舞。

午间采阳

中医认为,正午时分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人体自身的阳气也达到一天中相对较旺盛的状态,此时在阳光下散步,易激发人体的阳气;另外,散步时背部朝阳,则人体一身之阳气随之旺盛。因而,在正午温暖灿烂的阳光下散步行走,可促进人体气血运行,加快新陈代谢,振奋人体之阳气。

教您一招: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于中老年人以及阳虚体质的人群。人到老年,身体阳气渐趋不足,容易出现如怕冷、恶风、面色白、气短乏力、容易疲劳、精神萎靡不振、腰膝酸软冷痛、小便频多清长、夜尿多等现象。如能采用此散步法,对老年人保持健康十分有利。散步时间一般选择在午饭前的:00~2:00,运动程度以感觉温暖舒适、微微出汗为度。

晚调肝肾

为什么晚调肝肾呢?我们知道,西医验血都验早晨起来的血。这说明肝肾夜里代谢最旺盛。肝肾代谢越好,排毒解毒能力越强,身体越好。一旦代谢不好了,血液里脏东西太多了,什么血脂高、胆固醇高、转氨酶高等毛病就都出来了。怎么来保护肝肾,来加强它的代谢能力呢?

教您一招:

每天晚上热水泡脚,在泡脚的时候您手别闲着,两手握拳,用拳背平行脊柱上下反复搓肾腧穴。通过经络刺激肾脏,让肾脏兴奋起来。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肾的好坏,就看的是肾气足不足。如果肾气足,排尿就痛快。用老百姓的讲法,垃圾不就全排出来了嘛!您一边泡脚一边搓着腰,什么都不耽误。调完肾了,泡完脚了该上床睡觉了。躺在床上,先别睡,保护保护肝。怎么护肝?很简单,仰卧在床上,双手上下重叠,男士左手在下,女士右手在下。从肝区这儿开始,按着肚子,稍微用点力,顺时针往下转,转2~3圈,转到腹部的底部,连续5次;再从腹腔上部向下至腹腔的底部平推5次。顺时针转5次,加上平推5次,这叫一组,每天晚上做0组。

类风湿性关节炎、甲亢我们要终身承受吗

所谓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那些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引起的疾病。种类极多,从您较熟悉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甲亢到您不太熟悉的如多发性大动脉炎、自身免疫性睾丸炎等等,全身各器官系统几乎都可以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我实在搞不明白,我们的身体怎么了?为什么免疫系统对身体自己的成分不认识了。本来免疫系统的作用是一方面消灭从外界侵入人体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病毒等,另一方面是消除身体内衰老的或死掉的自身的组织。要做到这两方面,它首先需要具备的能力就是先得“分清敌我”,搞清楚哪些是自己的健康的东西,哪些是有害物质。而且这种能力几乎是免疫系统与生俱来的能力,因为在胚胎时期,在免疫系统形成过程中,这种能力就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不太容易乱的。如果主要问题不在免疫系统,那就得从身体各组织器官找原因了。

  我们身体很多器官中的一些成分是不与免疫系统接触的,比如软骨、甲状腺腺泡内储存的胶样物质、睾丸内的生精上皮、细胞膜以内的细胞成分,尤其是健康的活的细胞核内的成分,都是不与免疫系统接触的。另外,上皮组织也有潜在危险,因为上皮细胞会产生一些物质,这些物质不与免疫系统接触,而是直接排到体外或空腔脏器的腔内。

由于某种原因,这些物质与免疫系统接触了,就有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危险。比如外伤破坏了睾丸组织的严密性,导致免疫系统与那些不该接触的成分接触了,就会引发免疫系统攻击睾丸,导致自身免疫性睾丸炎的发生。在对甲亢患者的病因分析时,医学典籍上讲了一个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信息,虽然这些典籍上并没有对它进行什么探讨,而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

这个信息就是很多甲亢患者在发病前都有精神紧张、激动或较强烈精神打击的历史。不要小看这条信息,因为它可以解释为什么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比男性多很多倍。另外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在发病前也都有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严重的精神打击的历史。

  所以关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确切的发病过程和发病原因,目前还是讨论不清,搞不清是先有损伤后免疫系统进一步跟进,还是先是免疫系统乱了导致自身组织的损伤。这样越讨论您越会发现到我的无能。所以我们换个内容,来看看这些病所导致的是什么样的损伤,有没有解决办法。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因为几乎所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都是以血管炎为基础的一类损伤。

这样的病变对于营养医学来讲,解决起来并不是难题。因为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钙等,对于血管的修护非常有效,可以快速使血管炎消退。另外营养素也可以使免疫系统更加正常的运转,使可能暴露的那些免疫系统接触不到的抗原尽快重新被封闭。因此即使不清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我们仍在治愈自身免疫性疾病上有很大胜算。

尽管今天的教科书把强直性脊柱炎列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笔者仍认为这是不恰当的。纤维化是可以扩展的,而纤维化的形成只需要有长期慢性损伤就可以了。强直性脊柱炎不过是在慢性损伤基础上发生的纤维化。

治疗如果能从两方面入手效果会极理想,可以治愈。一方面是消除慢性损伤,而另一方面是将增生的纤维松解吸收。这两方面的治疗都有赖于营养素的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权威医院
白癜风治疗与护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jg/39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