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北京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认识脉管病 脉管病是由于各种内外病邪侵袭肢体或身体其他部位脉络(脉管),导致气机不畅,血瘀于内,脉管失养,而引起的各种脉管疾病。祖国医学对脉管病的认识可以说是十分久远,据文献记载,可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古代医家多将此类疾病名为“脉痹”、“奇病”、“脱疽”、“脱骨疔”、“十指零落”、“敦痈”、“恶脉”等。脉管病属病程长、痛苦大、致残率高的疑难痼疾。 临床上一般将心脑血管病以外的血管疾病统称为周围血管病,而中医称周围血管为脉管,故将周围血管疾病(Peripheralvasculardisease,PVD)统称为“脉管病”。因此,脉管病也指发生于心、脑血管以外的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动脉、静脉及淋巴三个系统的疾病以及皮肤血管疾病、肌腱疾病、神经性血管疾病等。 图1脉管病分类 动脉病 常见动脉疾病包括: (1)粥样动脉硬化斑块及血栓造成的动脉狭窄闭塞,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脉栓塞等; (2)动脉炎症,如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 (3)动脉扩张性病变,如动脉瘤; (4)末梢动脉功能紊乱,如雷诺氏病(现象)、红斑性肢痛症; (5)外压性病变,如胸出口综合征、腘动脉挤压综合征;以及糖尿病血管病等。 图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静脉病 静脉病分为浅静脉病和深静脉病,浅静脉病包括静脉曲张和血栓性浅静脉炎;深静脉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可引起肺栓塞、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 图3静脉曲张 图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淋巴系统疾病 淋巴系统疾病主要为炎症和回流受阻性疾病,如淋巴管炎、丹毒、淋巴肿。 图5丹毒(小腿) 皮肤血管性疾病 皮肤血管性疾病包括: (1)皮肤血管炎性疾病,如变应性皮肤血管炎、过敏性紫癜; (2)结缔组织病伴发的皮肤血管炎疾病,如白塞病伴发的结节性血管炎、类风湿关节炎伴发的皮肤血管炎; (3)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皮肤血管疾病,如结节性血管炎等。 图6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肌腱疾病病 肌腱疾病如糖尿病肌腱变性坏死症等。 神经性血管疾病 神经性血管疾病如脊髓受压引起的血管运动障碍,如交感神经性颈椎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血管运动障碍进而导致糖尿病足部病变等。 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极易并发脉管病。糖尿病所致脉管病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动脉壁弹力层及肌层被破坏、管壁弹性下降等,从而使患者周围血管管壁更加脆弱或增厚变硬。当患者血糖水平升高时,血液中的糖将会与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导致患者全身组织缺氧,此时血小板的聚集性增强,且黏度增大,易形成血栓而危及生命。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血管病变最主要的症状之一,亦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并发症。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PVD是糖尿病足预后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截肢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他动脉性脉管病,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也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风险。 图7糖尿病足 图8糖尿病足预防 总结 脉管病是以周围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多数属于难治且有较大危害性的疾病,如动脉瘤破裂出血、肺栓塞可导致猝死;多发性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导致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栓塞、糖尿病坏疽、结缔组织病性血管炎等可发生肢体坏疽等。而下肢静脉、淋巴回流障碍与静脉膜功能不全均可致常年下肢肿胀、小腿色素沉着、瘙痒及溃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其他疾病如化脓性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或关节的骨质增生等疾病均可压迫临近血管而产生类似于脉管病的症状,在进行相关疾病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对局部脉管病变进行对症治疗。 因此,全面了解脉管病的致病因素以及早期表现有助于我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撰稿:冯夏 编辑:戴洁 审校:曹烨民,曹永兵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