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白癜风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4609700.html 嘿,你在吃啥东西? 我在吃药啊…… 安?你吃药都不喝水的啊,直接干吞…… 这么小颗,我都是直接吞的,方便,难得去倒水了…… 日常生活中 生病吃药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对于吃药 你们是用水送服还是直接干吞呢 点击?选择用水 送服 直接 干吞 督督熊告诉你 干吞药片危害极大! 不信?往下看 01 引起恶心、呕吐 有些药物具有特殊的味道,如果干吞,刺激性更明显,容易导致恶心,甚至使人把药物、食物呕吐出来。 02 容易误吸 食管和气管离得很近,如果干吞药片,很容易引起误吸。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一旦药片吸入气管,很可能引起窒息,威胁生命。 03 伤害肾脏 磺胺类抗菌药等药物,在经过肾脏排泄时容易在尿液中析出结晶,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促进尿酸排泄的抗痛风药(如苯溴马隆),服用后会使尿液中尿酸浓度增大,容易形成尿酸结晶。如果服这些药时喝水不够,甚至干吞,很可能影响药物排泄,伤害肾脏。 04 刺激食道、胃肠 如果干吞药片,药片有可能在食道局部停留过长,如四环素、氯化钾、硫酸亚铁等药物刺激性很强,久而久之会造成食道炎。如果服药时没有饮水,药物不仅不能充分溶解,还会使局部浓度过高,刺激胃肠黏膜,诱发胃溃疡。 想不到 干吞药片会引起这么多的危害呀 督督熊在此提醒大家 吃药时一定要注意用水送服 不过要注意 水的多少也是有讲究的 一般口服剂型的药物,用毫升~毫升左右的温开水送服即可。水温应在40摄氏度~50摄氏度,如温度过低,容易使胃部产生不适。 饮用中药冲剂每次用水约毫升就可以了。例如感冒清热颗粒,用毫升~毫升水冲开服下。但西药中的散剂不在此列,例如蒙脱石散只需50毫升水冲服即可。 由于胶囊是由胶质制成的,遇热水容易变软变黏,服用后易附着在食管壁上。因此,送服胶囊时要避免水温太高,且要多喝水,一般不少于毫升,以保证药物被送达胃部。服用抗菌药、退烧药等要大量饮水。 大多数人服药会遵循药品说明书 但是仍旧有一部分人服药比较随性 把药片掰开吃 把胶囊打开来取里面的药粉吃 把口服制剂当成外用药来涂抹 …… 这样,真的行吗? 服药时一定要看清药品说明书,是否可以掰开服用的,在说明书中都有说明。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可以掰开服用,也不能碾碎和咀嚼服用!尤其是控释、缓释片剂药物不可随意掰开服用。 ▲肠溶制剂:如红霉素肠溶片、麦迪霉素肠溶片、胰酶肠溶片等。 ▲双层或多层薄膜包衣片:如双氯芬酸钠-米索前列醇片等。 ▲常用缓、控释制剂使用过程中的药学监护点: 除了上面说到的这些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吃药时间 什么时间吃什么药,讲究多着呢! 因人体本身的生理因素,造成白天和晚上不同的时间就算服用同样的药物,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也可能会大不相同。为了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尽量减少毒副作用,一些药品应选用特定的时间服用。 01 抗高血压药 多数人的血压在1天24小时中呈“两峰一谷”的状态波动,即9~11点、16~18点最高,其中晨峰现象最为明显。 因此在血压峰值前1~2小时给药而使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正好与血压自然波动高峰期吻合,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 故而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只服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应选在早上7点左右服用。如需服用两次,可在下午14点左右加服一次。 但是也有人昼夜血压变化不明显或者夜间血压升高,故而对于这部分患者,用药时间还是应根据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制定最理想的个体给药方案。 02 血脂调节药 人体70%~80%的胆固醇由肝脏合成,肝脏合成胆固醇是形成高血脂的主要因素。 肝脏合成胆固醇主要在夜间进行,在凌晨2~3点达高峰。 而他汀类药物作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故其在晚上给药比白天给药效果更好。 03 肾上腺皮质激素 早上7~8点为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高峰期,午夜为其分泌低值期。 因此在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时,选择早晨服用可避免药物对激素分泌的反射性抑制作用,减轻对垂体前叶抑制的副作用。 饭前服用指药物在吃饭前30~60分钟服用;饭后服用指药物在饭后30分钟左右服用。 一般来说,饭前服药吸收较好,且发挥作用较快;饭后服药吸收较差,显效也较慢。 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而易与食物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则适合饭前服用。 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