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血肌酐升高意味着肾功能下降,往往由各种慢性肾脏病引起 来源:李青大夫 医院李青 一个58岁女患者,几个月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检查发现血肌酐升高,当时该院呼吸科考虑可能是急性感染的原因,未予处理。 出院后复查发现血肌酐仍高,见图1,于是来我院就诊。 图1:肾功能 她的血压/70mmHg,我问她既往的健康状况,她说没有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病史,几年前体检发现高脂血症,但没有用药治疗。 血肌酐升高意味着肾功能下降,往往由各种慢性肾脏病引起。但从她的病史分析,似乎也找不到肾脏病的发病原因。我给她做了相关检查,没有发现尿蛋白,自身抗体、风湿三项等自身免疫方面的检查没有问题,排除了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了明确肾功能情况,给她做了肾功能显像,结果见图2。 图2:肾功能显像 肾功能显像是判定肾功能的“金标准”,不但准确,而且两个肾的肾功能可以分开测量,正常值是双侧肾小球滤过率(GFR)各45ml/min,总GFR90ml/min。左31.01ml/min,右39.43ml/min,总70.44ml/min。根据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她已经是2期了,俗称轻度肾衰竭。更应注意的是,她的两侧GFR不一样,左侧更低。 这种情况,一般见于肾动脉狭窄导致的慢性肾脏缺血、肾萎缩。为了进一步追查原因,做CT肾动脉造影(CTA),结果见图3、图4。 CTA验证了我的判断:左肾动脉轻度狭窄,见图。 1、肾动脉狭窄有两大危害: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肾缺血萎缩。 肾动脉狭窄后,流经肾脏的血液减少,肾脏反射性分泌一种物质叫肾素,肾素经过一系列过程导致高血压,称肾血管性高血压。 长期肾缺血,肾脏萎缩,引起肾功能下降,称慢性肾衰竭。 幸运的是,她没有高血压,所以病情较轻。 2、肾动脉狭窄有两大原因: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炎常见于年轻人,发病率较低,狭窄的部位距离主动脉较远,多由自身免疫损伤引起,所以常常有自身免疫指标的改变。 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老年人,狭窄的部位距离主动脉较近,多位于肾动脉开口处或近端1/3段,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表现。也就是说,除了肾动脉粥样硬化之外,还有其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 据统计,70%~80%的肾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而且大部分肾动脉狭窄是单侧肾动脉狭窄。同样的原因为什么只是一侧发生狭窄,这个目前不好解释。 3、动脉粥样硬化有四大原因:高血压、高脂血症、抽烟、糖尿病,她只有高脂血症的病史,所以我分析她的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由长期的高脂血症引起,也就是说,高脂血症导致了她的慢性肾衰竭。 4、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肾动脉支架、自体肾移植等。 她的动脉狭窄程度较轻,不到50%,所以选择药物治疗。她只有高脂血症,没有高血压,所以没有给她沙坦类降压药,而只是给她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立普妥治疗,建议她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因素,定期复查。 以上诊断仅仅是个人思路,欢迎讨论指正。 底部请随手点赞哟↓↓ 李青大夫赞赏 人赞赏 长按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最快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