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李娜,因多发性大动脉炎引发冠心病。第一次的手术持续了6个小时,还是没有成功。尽管希望渺茫,葛均波教授还是决定再尝试一次。 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心导管手术的世界级顶尖专家,面对这个未能成功的手术病例,面对无法预知的结局,倍感压力。庆幸的是第二次手术很成功,李娜的生命也有了转机。 ▲葛均波院士 这是纪录片《人间世》近日播出的内容,微博上一片点赞,还有网友找出了葛均波院士此前的一次意外经历: 今年3月底,葛均波院士在飞往美国参加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途中,乘坐的UA航班突然传出广播,一位乘客紧急出现房颤引起的胸闷、出冷汗等症状,情况危急。 葛均波立刻来到这名乘客身边,在没有医疗器械的情况下,凭他多年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救治,评估后认为飞机不需要迫降或返航,随后机上乘客顺利到达芝加哥。 ▲高空急救一幕 生活中这种突发情况很多,身边也不会经常遇到医生,实际上近期已经有好几个心脏病突发的患者不幸离世,甚至还引发网友对相关人士急救是否专业的质疑。那么就房颤这种突然性心脏病来说,正确的急救应该是怎样的呢? 房颤,简称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症,以及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紊乱、感染都是引发房颤的主要因素。 根据病因,北京市急救中心给出的急救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改善缺氧(供氧,改善通气换气等) 2改善心脏供血(硝酸酯类药物等) 3降低心脏负荷(扩血管、利尿等) 4加强心功能(能量供应及洋地黄类药物等) 5调整血压(升压、降压措施) 6纠正水电及酸碱失平衡(补水、补钾、纠酸等) 7降低交感神经张力(β受体阻滞剂等) 8控制负性情绪(抗焦虑及镇静剂等) 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要及时让患者平躺、吸氧,进行心前区叩击、胸外按压。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房颤突发者进行急救要求很高,非医疗人士在进行初步急救的同时,要尽快联系当地急救中心,协助医生进行专业急救。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北京有效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