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病 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临床中表现为母猪厌食、发热及怀孕后期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儿及仔猪发生呼吸道症状。 自年4月份我国江西、安徽,湖南等省份出现猪的“无名高热病”,导致大量生猪死亡,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目前蓝耳病依然是猪场常态华发生的主要疾病。为了使广大养殖户了解疫情,采取措施,减少损失,特将本病做以下详细介绍: 病原特性 本病的主要病原体是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B亚群(美洲株)的一个变异毒株。具有高毒力、高死亡率、高体温的三高特征。 流行病学 1.发病日龄:本病不分月龄,大小猪只均发病。 2.发病率,死亡率: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80-%,育肥猪只发病率60-80%。死亡率可达30-70%。母猪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 3.传播途径及传染源:病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消化道、呼吸道、人员、器械和蚊虫均为本病的传播途径。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各个地区出现形式不一样,但最主要以下列形式为主。 1.体温升高至40.5-42℃。 2.初期病猪流清鼻涕,后期脓性鼻液、咳嗽、呼吸困难、眼结膜潮红。 3.病猪初期全身潮红、后期耳朵、臀部、肚皮及四肢发紫,个别病例腹部有出血点。后肢无力,无法站立。 4.部分病例呕吐、腹泻、拉黄色水样稀粪、胀肚子或便秘、便秘与腹泻交替。 5.母猪流产,产后乏情、配种率下降等。 6.仔猪尖叫,倒地四肢划动、突然死亡。 剖检变化 病猪心包积液、肺肿大、出血呈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气管及支气管内有泡沫样液体,喉头粘膜部有出血点,肝肿大边缘有出血点及充血。肾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充血,出血有硬死性病灶,皮下脂肪发黄,个别病例胸腔腹腔积液,内脏器官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 预防方案 根据各地发病情况及防治经验特制定如下高热病防治方案。 1.切实做好猪场的各种疫苗的抗体监测,做好主要病毒性疾病,如猪瘟、伪狂犬的免疫接种。 2.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降温、保温、抗应激、定期消毒等工作。 3.每个月定期10天饲料添加芪贞增免0g/吨+茵栀解毒0g,以提高猪只抵抗力。 4.疫情发生期间提前保健:每顿饲料添加速派g+强妙0g,提前预防。 5.阶段控制: 前期:断奶开始添加增林0g/t、P-特颗粒0g/t,连用2周。 后期(50-60日龄):速派g/t、强妙0g/t,连用10天。 6.加强人员及物流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治疗措施 本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体温高、传播速度快,三高一快特征故各地猪场应加强预防,一旦发病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对病猪采用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的原则。进行救治。根据各地发病情况及救治拟下列方案: 1.饲料:每吨饲料加速派g、强妙0g,连用7天。 2.饮水:速派g、茵栀解毒颗粒0g、金谱康g,兑水1吨,自由饮用,连用3天。 3.严重猪只肌注:P特针、氟佳奇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白癜风初期的图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wh/20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