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佳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46.html 本文根据医学电子书包2次结业考、3次出站模拟考的常见考点整理而成。内科理论知识繁多,以下整理虽不能全面涵盖,却是考前必须牢记的常考知识点。医学伦理、卫生法相关知识点建议通过“医学电子书包”的模拟考试题来复习。 出站影像考试(X线)复习可参考《上海规培出站影像学X线考试复习资料》。心电图复习可参考《中山心电图考试图解》。 呼吸系统疾病 1.不同病原体肺炎特点: 肺炎球菌肺炎:铁锈色痰 葡萄球菌肺炎:毒血症状明显,早期空洞脓胸、可见液气腔 克雷伯菌肺炎:砖红胶冻痰,肺小叶实变,X线叶间隙下坠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蓝绿色痰 军团菌肺炎:高热、肌痛、相对缓脉 支原体肺炎:咳嗽,肺段性分布浸润灶 2.慢阻肺GOLD分级 FEV1/FVC<70%可诊断慢阻肺 Ⅰ级:轻度,FEV1≥80%预计值 Ⅱ级:中度,50%≤FEV1<80%预计值 Ⅲ级:重度,30%≤FEV1<50%预计值 Ⅳ级:极重度,FEV1<30%预计值or<50%伴慢性呼衰 3.肺结核特点: 低热,盗汗,肺上叶浸润,乏力 4.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口诀:以后一周练听力,利肝安胃肠 翻译:乙后异周链听力,利肝胺胃肠 解读:乙胺丁醇-球后神经炎(视野缺损、视力障碍),异烟肼-周围神经炎,链霉素-耳毒性,利福平-肝毒性,吡嗪酰胺-胃肠道反应 口诀答题完全够用,此外,明显肝毒性的有3个一线(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1个二线(对氨基水杨酸),肾毒性的有3个一线(异烟肼、链霉素、吡嗪酰胺,出现链霉素的必选),链霉素有肾毒性和耳毒性,胃肠道反应有2个一线(利福平、吡嗪酰胺)。 5.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 漏出液:比重1.,不自凝,李凡他试验/粘蛋白试验阴性,细胞×10^6/L,蛋白25g/L,LDHU/L,葡萄糖接近血糖,淋巴细胞为主 渗出液:比重1.,能自凝,李凡他试验/粘蛋白试验阳性,细胞×10^6/L,蛋白30g/L,LDHU/L,葡萄糖低于血糖,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为主 6.呼吸系统病例题常见术语: 肺动脉第二音亢进(即P2亢进,P2A2):肺动脉高压 肺底湿啰音:心衰 干湿啰音:支气管内感染 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右心肥厚 剑突下出现收缩期搏动:右心肥厚 颈静脉充盈:胸腔内压升高(不一定心衰) 端坐呼吸、夜间性阵发性呼吸困难:左心衰 颈静脉充盈:中心静脉压升高(不一定是心衰)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右心衰 吸气相呼吸困难、喘鸣:大气道阻塞 DLco(一氧化碳弥散量)下降:换气障碍 1秒率降低:阻塞性通气障碍(肺气肿、慢支、COPD) 桶状胸、肺野透亮、叩诊过清音:肺气肿 咳嗽、咳痰,每年发作3个月,2年以上:慢支 固定部位湿啰音、脓痰、咯血:支扩 肺大片状均匀致密影:大叶性肺炎 低热、盗汗、乏力、消瘦、咯血:肺结核 干咳(金属音)、消瘦:肺癌 发热、咳嗽,反复发作、治愈,抗生素有效:阻塞性肺炎 杵状指:慢性缺氧(呼吸系统或贫血) 浊音、触觉语颤增强:肺实变(肺炎) 针刺样胸痛、浊音、触觉语颤减弱、浊音上方有呼吸音下方无呼吸音:胸腔积液(胸膜炎) 突发胸痛(包括某病治疗后)、叩诊鼓音:气胸 7.其他: 支气管囊状扩张影像学表现:卷发样阴影 干性支扩的主要症状:反复咯血(只咯血,没有咳嗽咳痰的叫干性支扩) 肺癌发病率最高的病理类型:腺癌 肺曲霉病影像:曲霉球X线为“新月体征”+侵袭性肺曲霉病“晕轮征”+变应性肺曲霉病“戒指征/轨道征” 心血管系统疾病 1.电复律指征:室扑/室颤、伴休克的快心率心律失常 2.房室传导阻滞: I度:PR间期延长 II度I型:PR间期越来越长,直到QRS波脱漏 II度II型:PR间期恒定,等比例脱漏QRS波 III度:P波与QRS波无关联,若心房心室一起搏动可闻及大炮音 3.风湿性/先天性心脏病杂音(必考,题目多) 二尖瓣狭窄:舒张期隆隆样,心尖区 二尖瓣关闭不全:收缩期吹风样,心尖区 主动脉瓣狭窄:收缩期喷射性,主1区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叹气样/哈气样,主1区 三尖瓣狭窄:舒张期隆隆样,三尖瓣区 三尖瓣关闭不全:收缩期吹风样,三尖瓣区 肺动脉瓣狭窄:收缩期喷射样,肺动脉瓣区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叹气样,肺动脉瓣区 房间隔缺损:收缩期吹风样,肺动脉瓣区 室间隔缺损:收缩期吹风样,主2区 动脉导管未闭:连续性机器样,肺动脉瓣区 法洛四联症:收缩期喷射样,肺动脉瓣区 4.杂音位置: 心尖区:胸骨左缘第5肋间 肺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 三尖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 5.风湿性/先天性心脏病房室变化: 二尖瓣狭窄:左心房→右心室 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 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室 三尖瓣狭窄:右心房 三尖瓣关闭不全:右心室→右心房 肺动脉瓣狭窄:右心室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右心室 房间隔缺损:右心房、右心室 室间隔缺损:左心室→右心室 动脉导管未闭:左心室→右心室 法洛四联症:右心室 6.心梗的治疗: 伴心衰/休克首选纤溶,抗凝+抗血小板 7.高血压危险分层(简单版) 低危:1级,不伴危险因素 中危:1级伴1-2个危险因素;2级伴0-2个危险因素 高危:1-2级伴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 极高危组:3级,或1-2级伴靶器官损害 危险因素:男>55岁,女>65岁;吸烟;总胆固醇>5.72mmol/L;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腹型肥胖/肥胖;缺少体力活动;CRP≥10mg/L 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血管壁增厚/斑块形成;肌酐高;微量蛋白尿 8.NYHA心衰分级(纽约心脏病学会)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体力活动不引起心衰症状 II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一般体力活动可引起心衰症状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度体力活动可引起心衰症状 IV级:静息时也有心衰症状,不能进行体力活动 9.Killip心衰分级(心梗后心衰分级) I级:无心衰 II级:轻中度心衰,肺啰音范围小于50% III级:重度心衰,急性肺水肿,肺啰音范围大于50% IV级:心源性休克(收缩压小于90mmHg,尿少,皮肤湿冷等) 10.心梗定位 源自肢体导联: 下壁:II、III、aVF 高侧壁:I、aVL 源自胸导联: 前间壁:V1-V3 前壁:V3-V5 前侧壁:V5-V6 广泛前壁:V1-V5 后壁:V7-V9 11.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I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 IB类: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 IC类:普罗帕酮、莫雷西嗪 II类:βRB III类:胺碘酮、索他洛尔 IV类: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12.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心室壁增厚(心腔减小,心脏不大) 病理生理:左室流出道梗阻(乏力、晕厥),舒张功能异常(舒张期心衰),心肌缺血(心绞痛) 心电图:左室肥厚(QRS波高尖、T波深倒置),下壁和V4-V6导联深而不宽的异常Q波 治疗:抗心绞痛(βRB、CCB)、抗心律失常、抗舒张期心衰,避免使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减少心脏容量负荷的药物(如洋地黄、硝酸类制剂、利尿剂) 13.其他: 最易咯血的循环系统疾病:二尖瓣狭窄 梨形心: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 高血压急症首选降压药:硝普钠 高血压危象治疗应多久使平均动脉压下降25%:1-2小时 最可能引起心前区隆起:法洛四联症 缩窄性心包炎最常见症状体征:疲乏、呼吸困难 奇脉见于心脏压塞,水冲脉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消化系统疾病 1.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 胃溃疡:餐后痛;十二指肠溃疡:餐前痛,进食可缓解 2.肠结核特点: 回盲部多见(右下腹或脐周),PPD试验强阳性,病理干酪样肉芽肿 3.克罗恩病特点: 跳跃性病变(病变中可见正常黏膜,非连续性或节段性病变),纵行溃疡,伴周围黏膜鹅卵石样改变,非干酪样肉芽肿 治疗: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急性)、免疫抑制剂(维持,起效慢) 4.肝性脑病分期: Ⅰ期(前驱期):轻度的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构图,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 Ⅱ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嗜睡障碍、行为异常为主;肝臭,嗜睡或昼睡夜醒;精神病症状(幻觉、恐惧、躁狂);扑翼样震颤,神经体征(病理征、肌张力高);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 Ⅲ期(昏睡期):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可唤醒;扑翼样震颤,神经体征(病理征、肌张力高);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 Ⅳ期(昏迷期):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尚有反应,腱反射、肌张力仍亢进;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散大 轻微/亚临床:无临床表现,仅检查可见异常(特殊智力定量检查、诱发电位、脑电地形图等) 5.溃疡性结肠炎分度: 轻度:大便次数<4次/天 中度:大便次数4-6次/天 重度:大便次数>6次/天 6.各种胃炎特点: 浅表性胃炎:胃镜下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可有充血/糜烂/出血 萎缩性胃炎:胃镜下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病理假性幽门腺化生,胃镜下粘膜灰白色可透见血管,粘膜皱襞变平变细 A型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弥漫性胃体炎,恶性贫血相关,BAO及MAO低,胃泌素升高,主要累及胃体胃底 B型萎缩性胃炎:Hp相关,多灶性,萎缩性全胃炎,BAO及MAO低或正常 7.黄疸与尿胆红素/尿胆原: 溶血性黄疸:尿胆原阳性,尿胆红素阴性 肝细胞性黄疸:尿胆原阳性,尿胆红素阳性 梗阻性黄疸:尿胆原阴性,尿胆红素强阳性 8.消化性溃疡出血Forrest分级: I:活动性动脉出血 IIa:裸露血管,伴明显渗血 IIb:血凝块 IIIa:少量渗血 IIIb:仅有溃疡,无血迹 9.其他: 重症胰腺炎提示预后不良:血钙低于2mmol/L 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病因:胆道疾病(不是急性胰腺炎) 泌尿系统疾病 1.原发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与病理分型: 临床分型: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AGN ②快速进展性肾小球肾炎RPGN ③慢性肾小球肾炎CGN ④肾病综合症NS ⑤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 病理分型: ①肾小球轻微病变:包括肾小球微小病变 ②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病变: ③弥漫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④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真题: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分型不包括哪个?不选轻微病变、局灶性节段性、弥漫性、未分类这4个一级分型。 2.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 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 3.肾病综合征并发症: 感染、血栓和栓塞、急性肾衰竭、蛋白质和脂质代谢紊乱 4.尿路感染特点: 最常见为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逆行感染。 上尿路感染:发热寒战,毒血症,明显腰痛,输尿管点和肋脊点压痛、肾区叩击痛 下尿路感染:膀胱刺激征明显 膀胱炎:耻骨联合压痛 慢性肾盂肾炎:静脉肾孟造影可见肾孟肾盏变形、缩窄 5.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 病程大于3个月,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如血尿、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GFR<60 6.狼疮性肾炎分型: I型:微小病变性 II型:系膜增生性 III型:局灶性 IV型:弥漫性 V型:膜性 VI型:硬化性 7.糖尿病肾病特点: 分期/诊断首选:尿白蛋白:肌酐 治疗:控制血糖、ACEI/ARB(降血压、降蛋白尿)、优质低蛋白及低盐饮食,肾衰竭期透析 8.肾小管酸中毒各型特点: I型:远端小管泌氢障碍,醛固酮增多,代酸、高氯、碱尿、低钾、多尿、高钙、低磷、高尿钙(肾结石) II型:远端小管重吸收碳酸氢根障碍,类似I型,但肾结石不常见 III型:混合I型、II型,酸中毒重 IV型:原发性醛固酮缺乏,泌钾、泌氢障碍,代酸、高氯、酸尿(但总排酸量少)、高钾、低肾素 9.不同原因蛋白尿特点: 血液系统疾病 1.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鉴别:(必考) 三种: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 缺铁性贫血:血片见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心淡染,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多 地中海贫血:珠蛋白代谢异常,脾大,血片见靶形红细胞(中心部位颜色深),血红蛋白电泳出现异常血红蛋白带,铁代谢正常 铁粒幼细胞贫血:铁失利用(血清铁、铁蛋白增高),骨髓片铁粒幼细胞增多,有特征性环形铁粒幼细胞 真题:图片,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心淡染,选缺铁性贫血 2.缺铁性贫血特点:(必考) 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最敏感),总铁结合力增高或正常,原卟啉升高 治疗:铁剂、维生素C(多选题),若有效则网织红细胞最先升高 3.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及缺铁的诊断:(记忆数字) MCV<80fl,MCH<26pg,MCHC<31% MCV、MCH反映细胞大小,MCHC反映色素浓度高低 缺铁:血清铁8.95μmol/L(μg/L),总铁结合力64.4μmol/L(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铁蛋白14μg/L 4.溶血性贫血特点: 红细胞破坏增多:血游离胆红素增多、尿胆原增多、尿胆红素阴性、尿血红蛋白阳性等 红细胞生成代偿性增生: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红系造血增生 5.霍奇金淋巴瘤分期: I期: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Ⅰ)或单个结外器官局部受累(ⅠE) II期:病变累及膈同侧2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Ⅱ),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同侧一个以上淋巴区(ⅡE) III期:膈上下均有淋巴结病变(Ⅲ),可伴脾累及(ⅢS),结外器官局限受累(ⅢE),或脾与局限性结外器官受累(ⅢSE) IV期: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到广泛性或播散性侵犯,可淋巴结肿大。肝或骨髓只要受到累及均属Ⅳ期 各期无全身症状为A组,有全身症状为B组。全身症状包括发热(38℃以上,连续3天以上,且无感染原因)、体重减轻(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盗汗(即入睡后出汗) 6.急性白血病细胞化学分型:(必考) 急淋:糖原反应PAS强阳性(成块或颗粒状) 急粒:过氧化物酶POX可强阳性,碱性磷酸酶AKP/NAP减少 急单(M5):非特异性酯酶NSE能被NaF抑制 真题:疑白血病,分型首选细胞化学检查(不选染色体检查) 7.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特点: 血片和骨髓片见大量早幼粒细胞 易DIC 治疗:诱导缓解(全反式维A酸)+维持治疗(化疗、全反式维A酸、砷剂交替维持),维持治疗高危组首选异体干细胞移植,低危组首选化疗,中危组均可 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特点: 无脾大,血小板减少而巨核细胞增多(成熟障碍),抗血小板抗体阳性 9.凝血因子: 外源性:3+7→10 内源性:12→11→9→8→10 共同途径:(凝血活酶)→2(凝血酶)→1(纤维蛋白) 10.急性髓系白血病(8种) M0:急髓微分化型 M1:急粒未分化型 M2:急粒部分分化型 M3:急性早幼粒 M4:急粒-单核 M5:急单 M6:红白血病 M7:急巨核 1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L1:小细胞为主(≤12μm) L2:大细胞为主(>12μm),核型不规则 L3:大细胞为主(>12μm),大小一致,核型规则,胞浆嗜碱性 12.慢粒急性变(三选一即可诊断) 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细胞≥20% 有髓外浸润 骨髓活检示原始细胞大量聚集或成簇 1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 下降:急粒、慢粒 增高:再障、类白血病反应 14.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比较: 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结,临近淋巴结扩散,侵犯脾 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外常见,血源性扩散,侵犯骨髓、肝 14.其他: Ph染色体不见于:慢淋(可见于慢粒、急粒、急淋)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VTD方案 骨穿最易干抽疾病: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内分泌系统疾病 1.口服降糖药机制:(新型降糖药不考) 促泌剂:磺脲类(格列XX)、格列奈类(X格列奈) 增敏剂:双胍类(XX双胍)、噻唑烷二酮类(X格列酮) 餐后血糖抑制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2.糖尿病昏迷鉴别: 酮症酸中毒昏迷:起病慢,糖尿病加重症状,血糖16.7-33.1mmol/L,血酮、尿糖、尿酮阳性,酸中毒,血钠下降 糖尿病高渗昏迷:起病慢,精神神经症状,血糖33.1mmol/L,尿糖阳性,血酮、尿酮阴性,无酸中毒,血钠明显升高(血液浓缩) 低血糖昏迷:起病急,交感兴奋症状,血糖2.5mmol/L,血酮、尿糖、尿酮阴性,无酸中毒 乳酸酸中毒昏迷:起病较急,双胍类服用史,血糖正常,血酮、尿糖、尿酮阴性,酸中毒,乳酸升高,血钠升高 3.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结节分类:(必考) 甲状腺肿分为弥漫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 弥漫性甲状腺肿分为毒性(Graves病,甲亢)、非毒性(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 结节性甲状腺肿分为毒性(热结节,甲亢)、非毒性(凉结节、温结节) 4.甲状腺摄碘率: 正常值:2小时10%-30%,4小时15%-40%,24小时25%-60% Graves病甲亢:同时段摄碘率高,吸收高峰前移 结节性甲状腺肿、毒性甲状腺腺瘤:见热结节,结节外摄碘率低 亚甲炎伴甲亢:摄碘率低 碘甲亢:摄碘率低 5.甲亢的治疗: 药物:硫脲类(甲硫氧嘧啶与丙硫氧嘧啶)、咪唑类(甲巯咪唑/他巴唑与卡比马唑) 妊娠期甲亢:首选丙硫氧嘧啶 减量指征:症状缓解,T3、T4恢复正常 6.甲亢危象特点: 临床表现:甲亢加重,超高热,心率快 治疗:首选丙硫氧嘧啶,还应使用复方碘液、βRB、糖皮质激素 (另,妊娠期也首选丙硫氧嘧啶) 7.痛风的治疗: 急性期止痛: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NSAIDS 抑制尿酸合成:别嘌呤醇、非布司他 促进尿酸排泄:丙磺舒、苯溴马隆 8.其他 餐后肝内葡萄糖最主要代谢途径:糖原合成 Graves病预后指标:甲状腺刺激性抗体 甲状腺峡部横过气管软骨第2-4环前方 风湿性疾病 1.抗核抗体谱特点: 抗核抗体(ANA):最敏感 抗dsDNA:SLE特异性高,活动性指标 抗ssDNA:SLE但非特异性 抗组蛋白:药物性狼疮 抗Sm:SLE最特异,与活动性无关 抗U1RNP: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最敏感,SLE 抗SSA:干燥综合征(SS),SLE 抗SSB:干燥综合征(SS),SLE 抗Scl-70:系统性硬化最特异 抗着丝点:局限型系统性硬化最特异 抗Jo-1:皮肌炎PM/多发性肌炎DM最特异 2.其他风湿标志物特点: 类风湿因子:本质是IgM,不特异,正常人也可阳性 疾病活动性指标:血沉ESR、CRP、SAA、补体、抗dsDNA(SLE)、尿蛋白(SLE)、类风湿结节(RA) 疾病非活动性指标:抗核抗体 ANCA:c-ANCA(胞浆型)、p-ANCA(核周型) c-ANCA:韦格纳肉芽肿高度特异(98%),定量标志物对应蛋白水解酶3(PR3) p-ANCA:特异性差,急进性肾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Churg-Strauss综合征(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IBD、自免性肝病均可阳性,定量标志物对应髓过氧化物酶(MPO) HLA-B27:强直性脊柱炎阳性率最高(90%),提示中轴关节受累 SLE精神症状: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神经元抗体 3.风湿性疾病皮疹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面颊部蝶形红斑 皮肌炎:向阳性皮疹(眶周淡紫红色水肿性红斑)、Gottron征 干燥综合征:针刺样反应 银屑病:附有鳞屑、边界清楚的红斑疹,指甲顶针样凹陷 硬皮病:皮肤绷紧变硬 过敏性紫癜:高出皮面的可触性紫癜 白塞病:皮肤针刺试验阳性,虹膜炎,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 4.类风湿性关节炎特点: 主要累及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 晨起重,活动后减轻 类风湿因子(正常值≤14IU/ml)、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阳性 治疗:非活动期(仅关节症状)NSAIDS,活动期NSAIDS+免疫抑制剂(MTX首选)。激素不能阻止病情进展,停药反而致病情反复、加速关节破坏,有严格的适应证(伴关节外表现的重症、过渡、免疫抑制剂无效、局部用) 5.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分期: I期:正常,或仅骨质疏松 II期:关节面下轻度骨质侵袭或破坏,关节间隙轻度狭窄 III期:关节面下明显骨质侵袭和破坏(如囊性变),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呈半脱位畸形,广泛肌萎缩,关节外软组织病损 IV期:合并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6.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减轻肿胀、疼痛,不能阻止疾病进展 免疫抑制剂(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起效慢,可减缓关节侵蚀及破坏 糖皮质激素:小剂量,短疗程,用于关节外受累、免疫抑制剂无效、替代NSAIDS(不能耐受)、局部(关节腔注射) 生物制剂:缓解病情,控制甚至逆转病情进展 7.骨关节炎特点: 老年女性多见,主要累及远端指间关节、下肢负重大关节(膝关节、髋关节) 活动加重,休息减轻;可有晨僵X线见关节退变、磨损;风湿指标皆阴性 软骨保护剂(硫酸氨基葡萄糖),止痛用NSAIDS 8.系统性红斑狼疮特点: 诊断指标/分类标准: 1)颊部红斑;2)盘状红斑 3)光过敏:引起皮疹 4)口腔溃疡:无痛性口腔或鼻咽溃疡 5)关节炎: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以上外周关节,有压痛、肿胀或积液 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 7)肾脏病变:蛋白尿(0.5g/24h) 8)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病 9)血液学疾病: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 10)免疫学异常:抗ds-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抗磷脂抗体阳性 11)抗核抗体:滴度异常 治疗:非活动期用NSAIDS,活动期/累及其他系统用糖皮质激素,肾脏可用CTX阻止病情进展(肾衰竭应血透),皮疹、光过敏用抗疟药(氯喹、羟氯喹),狼疮危象用大剂量激素冲击 9.其他: 类风关不出现的血液病表现:大细胞性贫血(常为正细胞低色素贫血,活动期血小板增高、白细胞增高) 可出现主动脉夹层:Takayasu(高安)动脉炎 传染性性疾病 脑膜炎的鉴别:正常值:脑脊液压力70-cmH2O,蛋白0.15-0.45g/L,葡萄糖2.8-4.2mmol/L,氯-mmol/L 化脓性脑膜炎: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等,起病急,高热寒战,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混浊,压力高,中性粒细胞高,蛋白高1.0g/L,葡萄糖低0.84mmol/L,低氯,涂片可见病原菌 流性性脑膜炎:脑膜炎球菌,冬春常见,高热寒战,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混浊,压力高,中性粒细胞高,蛋白1.2g/L,葡萄糖低,低氯,涂片可见阴性球菌 结核性脑膜炎:结核分枝杆菌,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毛玻璃状、形成薄膜,压力轻度升高,淋巴细胞高,蛋白高1.0g/L,葡萄糖低1.68mmol/L,低氯,抗酸染色见分枝杆菌 隐球菌脑膜炎:隐球菌(真菌),起病缓慢,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清或混浊,压力高,淋巴细胞高,蛋白高1.0g/L,葡萄糖低,低氯,墨汁染色阳性 乙脑:乙脑病毒、蚊子叮咬,夏季常见,起病急,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清或混浊,压力高,白细胞不高,蛋白高但1.2g/L,葡萄糖、氯正常 记数字题 1.肺炎链球菌肺炎,不使用抗生素,肺外感染几率:15%-20% 2.肺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最大代偿时限:12-24小时 3.NO用于降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常用浓度:10-20ppm 4.心电图ST段正常偏移量:抬高1mm,压低0.5mm 5.留置导尿3-4天后细菌尿的发生率:90%以上 6.细菌尿:尿含菌量大于10^5/ml 7.少尿/无尿:少尿为少于ml/d,无尿为少于ml/d 8.巨细胞动脉炎和风湿性多肌痛好发于:50岁以上女性 专辑1:如何快速生成出院小结中的出院带药、主要化验结果和入院记录中的门诊化验结果(医院) 专辑2:中山内科基地年度考及出科考秘笈 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