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博士统一安排时间具体如下(略有调整),请各位参加汇报的同学按照分组时间提前到达会场。也欢迎其他同学旁听学习。

每人汇报时间为8分钟,4分钟提问,请注意时间!

-11-6(周二)内科组18号楼四楼独山厅汇报序号科室姓名时间类型开题题目1肾内科姜物华8:30临床型生物标志物对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缺血性肾损伤诊断的预测价值和预测模型的建立2肝内科李苗8:42临床型中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失败预测模型的建立既综合治疗模式探索3心内科李明飞8:54临床型microRNA在先天性心脏病继发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研究4心内科凌云龙9:06临床型三维标测系统Columbus及配套导管在室上速消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5呼吸内科刘子龙9:18临床型内皮祖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急性肺损伤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6心内科戚志勇9:30临床型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及防治研究7消化内科宋东强9:42临床型smurf2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8风湿病科孙颖9:54临床型YB1/Notch3通过调控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凋亡参与大动脉炎管壁纤维化机制研究9呼吸内科杨琤瑜10:06临床型基于队列挖掘慢性阻塞性肺病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10呼吸内科毕晶10:18临床型FSTL1通过TGF-β1/Smad2/3信号通路调控急性肺损伤所致肺纤维化及机制研究11心内科陈庆兴10:30临床型淀粉样蛋白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及卒中事件预测价值12风湿病科纪宗斐10:42临床型IL6促进成纤维细胞诱导Tfh细胞分化在IgG4相关性疾病中的发病机制13消化内科曾晓清10:54临床型ANO1在胃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转录激活机制研究14急诊科郦珊珊11:06临床型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鼠脓毒症的疗效和机理研究15风湿病科陈荣毅11:18科研型IL6通过Jak1调节自噬促进大动脉炎纤维化16肾内科梁怡然11:30科研型p53/miR-34a/SIRT1信号调控自噬在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11-6(周二)内科组18号楼四楼独山厅汇报序号科室姓名时间类型开题题目17呼吸内科蔡慧13:30科研型TRAIL调控2型固有淋巴细胞在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18呼吸内科程婷婷13:42科研型肺间充质干细胞通过HVEM-BTLA信号调控巨噬细胞炎症的机制19呼吸内科郝晟瑜13:54科研型二甲氧雌二醇通过microRNA-改善慢性间歇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研究20呼吸内科侯嘉云14:06科研型OPNr调控气道上皮细胞炎症和重塑的作用和AECOPD特异性21呼吸内科胡露14:18科研型RGS6在PM2.5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22呼吸内科吴超民14:30科研型巨噬细胞线粒体自噬中ROCK通路对肺损伤后肺血管周围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研究23内分泌科陈琦14:42科研型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肝细胞外泌体对胰岛beta细胞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24内分泌科李敏14:54科研型二甲双胍通过下调HMGCS1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25肝内科郭梦舟15:06科研型PIP5K1A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26消化内科田明明15:18科研型肠道菌群对Nivolumab治疗肝细胞肝癌疗效的影响27消化内科余湘南15:30科研型Prp19在肝细胞癌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28消化内科张瑞15:42科研型LncRNA-TUG1竞争性吸附miR--3p调控LPS诱导的肝窦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内皮间质转化机制的研究29血液科陈朴15:54科研型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及机制研究30血液科徐佳岱16:06科研型补体C1q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11-7(周三)内科组18号楼四楼独山厅汇报序号科室姓名时间类型开题题目1心内科范勐慷8:30科研型三组氨酸核苷酸结合蛋白(HINT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2心内科高蓓蕾8:42科研型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对衰老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3心内科贾代乐8:54科研型IL-35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4心内科蒋昊9:06科研型有氧运动通过HDAC4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改善梗死后心力衰竭机制研究5心内科李文佳9:18科研型硫辛酸在治疗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6心内科梁馨月9:30科研型Atad3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7心内科梁义秀9:42科研型miRNA在失同步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8心内科欧天童9:54科研型SIRT5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功能及治疗作用的研究9心内科石卉10:06科研型Calpain介导的心肌线粒体动态失衡导致心肌凋亡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机制10心内科宋昱10:18科研型肠道菌群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及基础研究11心内科孙士群10:30科研型TBC1D15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12心内科王高峰10:42科研型冷冻球囊消融肺动脉交感神经术治疗肺动脉高压及相关机制研究13心内科徐冉10:54科研型转录共激活因子SUB1在心肌肥厚中的调控机理研究14心内科杨文龙11:06科研型IL-11提高心肌梗死后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疗效的作用及机制研究15心内科张宝丽11:18科研型HMGB1调控炎症小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机制研究16心内科张培培11:30科研型COX5A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17心内科朱梦若11:42科研型L-Arginine代谢差异对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响应的价值及机制的研究18心内科朱小伟11:54科研型组胺在iPS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及增值中的作用-11-6(周二)综合组18号楼四楼绍青厅汇报序号科室姓名时间类型开题题目1神经内科陈清兰8:30临床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2在颞叶癫痫异常神经环路形成的作用和机制研究2神经内科黄啸8:42科研型癫痫共病抑郁与Wnt/β-catenin-BDNF轴相关性研究及相关小分子化合物筛选3神经内科邱红艳8:54科研型表观遗传学在硫铵素缺乏损害胆碱能神经元中的调控作用4肿瘤内科李倩9:06临床型HER2阳性胃癌中整合素αvβ5上调的分子机制及临床意义的初步探索5放疗科李轩9:18临床型NRF2通路参与调控放射性肺损伤中Ferroptosis发生机制的研究6妇产科马思宁9:30临床型卵巢癌VTE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7放疗科赵倩倩9:42临床型肺癌放射治疗若干临床热点问题探讨8肿瘤内科陈二宝9:54科研型HNRNRP在胃癌增殖,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9肝研所卢莉莉10:06科研型靶向GPC3且共表达IL7及CCL19的CART细胞对肝细胞癌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10放疗科庄园10:18科研型CCR5抑制剂启动M1型巨噬细胞和Th17细胞间正反馈环路提高肝癌放疗疗效的机制研究11中医科杨峰10:30科研型滋水清肝饮对抑郁大鼠小胶质细胞调节作用和机制研究12中医科朱雯10:42科研型滋水清肝饮对MSG诱导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突触可塑性的研究13全科舒之群10:54科研型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的知信行量表研制和应用研究14全科朱灵平11:06科研型子宫内膜癌综合性生存预后模型构建及社区患者术后个体化随访工具制定15药剂科计秋旖11:18科研型结合CES1、ABCB1基因多态性和抗凝监测建立达比加群出血风险模型及其抗凝机制探究16皮肤科姜莹11:30科研型丹参酮IIA对博莱霉素诱导的系统性硬皮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17检验科杨文静11:42科研型SATB2在肝癌进展中的作用及其调控肝癌干细胞特性的分子机制研究-11-7(周三)影像组18号楼四楼独山厅汇报序号科室姓名时间类型开题题目1超声科李翠仙13:30临床型基于载姜黄素纳米粒的声动力疗法联合热消融治疗肾细胞癌及其疗效评价的实验研究2放射诊断科李政13:42临床型磁共振联合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病的临床应用3介入治疗科刘慧13:54临床型TACE联合微波/射频多点消融同步治疗大肝癌和巨块型肝癌的应用研究4超声科毛丽娟14:06临床型动态三维超声造影用于评估肝癌靶向治疗疗效的初步研究5核医学科薛丽喆14:18临床型18F-FDGPET/MRI在直肠癌分期与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6介入治疗科余天柱14:30临床型晚期胰腺癌门脉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临床研究及肝转移机制探讨7核医学科邱琳14:42科研型基于生物正交点击化学预定位方法(Re-MAG3-tetrazine、TCO-Atezolizumab)靶向乳腺癌、肺癌PD-L1的放射免疫诊疗研究8放射诊断科杨欢14:54科研型DWI在大动脉炎活动性评价及随访中的应用性研究9超声科詹嘉15:06科研型超声造影联合BRAF基因筛选高侵袭性乳头状癌10超声科董彩虹15:18科研型光声成像引导下的肿瘤声动力与化疗协调疗法研究11超声科金贇杰15:30科研型超声造影评价激光消融治疗乳腺癌疗效及定量分析评估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12放射诊断科武丽芳15:42科研型磁共振肝灌注成像在早期肝癌微血管浸润中的应用研究-11-6(周二)外科组18号楼四楼绍青厅汇报序号科室姓名时间类型开题题目1骨科胡安南13:30临床型椎体红骨髓分泌的CX3CL1对肾癌脊柱转移的促进作用及分子机制2肝外科刘高13:42临床型RORα-X结合SMAD2/3降低TGF-β诱导的CXCL5而调控肝癌细胞恶化3普外科罗忆泓13:54临床型DCIS的回顾性再分析与前瞻性大切片病理的探索4心外科孙逸平14:06临床型基于iPSCs分析LncRNA在Loeys-Dietz综合征中的表达谱及对动脉瘤发生机制的初步探讨5肝外科尹毅锐14:18临床型人源肝癌噬菌体抗体库构建与改善抗原受体嵌入T细胞抗肝细胞肝癌的作用的探索6内镜中心朱博群14:30临床型PBRM1及其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7心外科沈金强14:42临床型硫化氢微粒对心脏移植保存液中缺血心脏的保护及作用机理研究8泌尿外科贾亦臣14:54临床型内皮素调控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9内镜中心许爱平15:06临床型食管鳞状细胞癌演变过程中的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10麻醉科盖晓冬15:18临床型帕瑞西布对老年病人肝脏手术后慢性疼痛影响的前瞻性研究11麻醉科凌佳倩15:30临床型急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与炎症反应变化的研究12眼科牛蔚然15:42科研型FTO调节的RNA甲基化修饰在年龄相关性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11-7(周三)外科组18号楼四楼绍青厅汇报序号科室姓名时间类型开题题目1内镜中心李洪琦8:30科研型利用CRISPR/Cas系统敲除FAMB15基因研究其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2普外科李豪杰8:42科研型EXOC4促进弥漫型胃癌复发转移的功能与机制研究3普外科李晶磊8:54科研型FXR在脂肪肉瘤中抑制肿瘤生长并促进脂肪源性分化的作用研究4普外科隋翔宇9:06科研型癌性恶病质患者脂肪与骨骼肌分解交叉对话的分子机制研究5普外科周鹏扬9:18科研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蛋白质组研究部6肝外科冯龙海9:30科研型血管紧张素II通过AT1受体途径促进肝癌侵袭转移机制及临床应用7肝外科蒋习斐9:42科研型程序性坏死介导肝癌的发生发展及其重塑免疫微环境研究8肝外科李康帅9:54科研型巨噬细胞重编程治疗对其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其在肝细胞癌中的治疗作用9肝外科王晗10:06科研型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脂肪酸代谢重塑调控肝癌转移复发的机制研究10肝外科王宇鹏10:18科研型基于靶向深度测序技术指导肝癌靶向治疗新思路的研究11肝外科张文韬10:30科研型HCC自噬通过影像ESCRT通路相关蛋白调控IFN-r诱导的外泌体PD-L1表达和抗肿瘤免疫12肝外科周兵海10:42科研型GOLM1/tlr9途径调节自噬促进肝癌恶性潜能的机制研究13肝外科周恺乾10:54科研型肝癌干细胞与免疫微环境细胞的相关性研究14血管外科赵格非11:06科研型建立基于多模态MR的颈动脉高危斑块筛选模型及其对CAS术后微栓塞事件的预测价值15血管外科周旻11:18科研型单核-内皮细胞黏附在腹主动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1-7(周三)外科组18号楼四楼绍青厅汇报序号科室姓名时间类型开题题目16整形外科张思敏13:30科研型巨噬细胞对创面愈合中纤维性修复的调节研究17骨科付腾飞13:42科研型雪旺细胞自噬在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18骨科李政13:54科研型硅离子对骨微环境细胞自噬的影响及机理研究19骨科孙驰14:06科研型骨髓内皮细胞中ADAM17调节的CX3CL1对肝癌脊柱转移的促进作用及分子机制20泌尿外科高文君14:18科研型肾移植术后BK病毒的活化机制21泌尿外科项卓仪14:30科研型肿瘤相关CCR5低表达的中性粒细胞通过TGFβ1-PDL1通路促进膀胱癌免疫逃逸22神经外科伍思霖14:42科研型has-miR-a-5p通过MEK2调节MAPK通路增进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研究23心外科米尔阿迪力江·阿布都帕塔尔14:54科研型主动脉器官芯片的构建及其在主动脉疾病模型中的应用研究24胸外科卢涛15:06科研型二甲双胍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25胸外科祝巧良15:18科研型CXCR4高表达诱导肺腺癌EGFR-TKI耐药的机制研究26口腔科陈汀兰15:30科研型GARP参与调节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颅骨缺损的免疫作用研究27口腔科刘文娟15:42科研型Ag+交联的可注射型蛋白水凝胶在兔上颌窦底提升和颅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28心外科陈金淼15:54科研型aYAPmodRNA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脏的炎症反应和心室重构研究生科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中医诊疗倡导者
白殿疯病初期什么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jg/82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