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新科(广东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有句俗语叫:好心办坏事。说的是我们有时出于好的愿望去帮助别人,可结果却给人家带来麻烦,费力不讨好。 在急诊工作的医生有时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严重的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这时,要是处理不慎,好心的医生可能就会变成“麻烦制造者”,给患者和自己带来极大的伤害。 1 为腹痛男子止痛,男子却猝死 记得10年前的一个夏天,急诊科一早就来了个21岁的男子,身体健壮,直喊腹痛。接诊医生按常规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没有什么异常发现,又进一步做了腹部超声、血常规、尿常规、淀粉酶、心电图、血生化等检查均无异常。连续给患者用了3次解痉药物和一次曲马多,也静脉输注了抗生素,患者腹痛持续不缓解,后来甚至胸腹部、盆腔CT都做了,请了好几次外科会诊,都不能搞清楚病因,腹痛也得不到缓解。 眼看折腾了一个白班,接诊医生心想:这样下去患者很难受,夜班的医生也会被折腾得不行,干脆给他一支杜冷丁(盐酸哌替啶)吧,反正患者也没有阳性发现,应该无器质性病变,给予止痛剂不会有问题。这样夜班医生也少一些麻烦,自己也可以放心下班,几全齐美呀。 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患者在肌注杜冷丁后不到5分钟,突然大叫一声,随后很快呼吸心跳骤停。尽管患者就在急诊科留观区,医生护士也在旁边,但还是没有复苏成功,年轻的患者死了。 家属根本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也不愿意尸体解剖。医院希望息事宁人,结果赔了近20万。 医院赔了钱,更不幸的是年仅21岁的一个青年男子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给年迈的父母留下了巨大的创伤,几乎毁掉了一个美好的家庭。 现在回想起这个病例,很可能就是主动脉夹层。这是主动脉内膜撕脱、剥离的一种严重情况,成年人均可发生。我们遇到的最年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仅有15岁。 发生主动脉夹层的原因很多,部分有遗传因素,更多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内膜受损,如大动脉炎、马凡氏综合征、川崎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剧烈胸腹持续疼痛,患者辗转不安,一般解痉止痛药物不能缓解。症状典型的有四肢血压不对称,患者血压可以很高,也可以是休克血压或者正常。动脉彩超或增强CT扫描可以发现动脉分成真假腔。 这个患者心跳骤停前的一声惨烈的痛苦喊叫,或许就是夹层破裂的表现。但那时我们的急诊医生普遍年轻,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认识不够。后来我们认识不断提高,很多不明原因的胸腹痛患者,经过大血管彩超或CT胸腹动脉增强扫描,都得以确诊。 反思起当时医生对那个年轻人的处理,存在以下不足:做了腹痛的一般检查都没发现异常,常规解痉止痛治疗也无效,此时就应警惕主动脉夹层,及时做腹主动脉彩超或大动脉增强扫描排除,为猝死提供可靠的依据,也为治疗带来一线希望。同时,对于不明原因的腹痛患者,原则上尽量不要盲目使用杜冷丁镇痛,因为有可能导致严重过敏或循环衰竭。 2 为熟人减少手续,却险些致命 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刚接班,护士就告诉我,输液区有一个30多岁的女患者述胸闷不适,让我去看看。这个患者是我们科室一位外科医生的亲戚,她因为全身乏力来看病。本想找外科医生看,医院,就委托我们一位内科医生帮忙看。 内科医生可是老江湖啦,工作30余年,经验很丰富。女患者说自己以前有过类似乏力的情况,诊断过低钾血症,经过补钾治疗就好了。内科医生一听,病史清楚,这次一定也是低钾血症了。这位女患者又是本科室医生的朋友,所以没有太多繁琐的手续,一切从简。 内科医生给患者开了ml生理盐水加15ml氯化钾静脉注射,同时还开了一瓶ml的氯化钾让患者分次口服。患者一次口服了20ml氯化钾,然后就去打吊针。当吊针要结束的时候逐渐出现胸闷不适,因此护士才让我去看。 在了解这些情况以后,我立即让护士停止输氯化钾,改成5%葡萄糖注射液,同时做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显示有高尖的异常T波,高度怀疑有高钾血症。马上抽血查电解质,血钾6.5mmol/L,高钾血症诊断明确。 再返回去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发现其讲述的第一次所谓的低钾血症的经历跟这次完全不一样。上次是因为患者腹泻几天,没有进食,出现乏力,到医院找朋友看病,朋友怀疑是低钾血症,给予补钾输液等支持治疗后好转,并没有真正检查血钾的高低,更没有确诊是低钾血症。而这次患者的乏力并没有那些诱因,只是有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这个病例的教训是,医生认为患者是同事朋友,故没有仔细询问病史,听了患者不准确的描述就轻易相信低钾血症的诊断,而且不按常规先完善心电图、电解质等常规检查后再补钾治疗,以为这样既节省钱,还简化看病流程,给患者帮了忙。不曾想到,不规范的急诊诊治流程,差点要了患者的性命。 3 小结 这两个病例提醒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务必坚持规范的流程,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完善辅助检查及与疾病鉴别相关的检查,不可因为熟人看病就简化流程,更不可因为想着为其他医生减少麻烦就改变诊治规范和流程。 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患者经过处理,症状体征得不到缓解的,一定要请示上级医师指导诊治,绝不可自己随意处理了事。 全哥有话说: 医生需要有温情对待患者的慈悲,也需要有冷酷面对病魔的残忍。如果只因患者腹痛难安,就在其病因未明时盲目给予止痛,这份善心可能掩盖病情,甚至导致无妄之灾;如果只因患者是亲友,便删繁就简为其减免医疗费用,不挂号不写病历,甚至不完善检查就直接治疗,这份便利之下,患者和医生的权益都难以保障,医院也有连带责任。 “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是每一位医务人员应当遵守的职业操守,但在全身心投入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医务人员也要充分考虑疾病的风险,同时尊重患者知情同意的权利,避免好心办坏事。 (原文刊登于《医院·医师在线》第期急诊急救栏目,原题:“好心”办坏事:两例急诊的启示) 医师在线:jcyy百万基层医生的成长阶梯 赞赏 长按鐧芥枒椋?鐧界櫆椋庣敤浠涔堣嵂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