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安徽科技学院报名处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新生,只见他无时无刻不忘向身旁的母亲介绍自己新到学校的各种信息,和母亲一起分享他上大学的快乐心情……他就是安徽科技学院信息与网络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级新生郑碧峰,年“中国好人”、“马鞍山市十佳道德模范”。

爱心火炬永不熄灭

四年前,郑碧峰说要带着母亲上大学;四年后,他兑现了这个承诺。一年又一年,他当母亲的眼睛,做母亲的拐杖,他在何方,母亲便在何方。他的感人事迹曾被中央、省、市多家媒体报道。

今年9月11日,他带着母亲来到安徽科技学院,在问及对学校的第一印象,他说,是满满的感动:“班主任和学长学姐早早便等候着他和母亲,热情地帮忙拎包取物,引导解惑,报到注册,让初来乍到的他感受到了来自安科大家庭的温情”。

据了解,早在8月份,安徽科技学院得知他的情况,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对这位特殊新生做了精心细致安排。学生处表示,“学校了解到情况后,专门为他和母亲单独划分了一间宿舍,考虑到母亲行动不便,特意选在一楼宿舍设施齐全,重新粉刷,宽敞明亮,尽可能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安徽科技学院信息与网络工程学院表示,学院为他制定了“两帮两鼓”计划——在经济上帮扶,通过绿色通道免取他的学费,各项资助政策,奖助学金也会优先考虑他的情况,让他在大学四年没有后顾之忧。在生活中帮助,组织党员帮扶小组时常探望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他解决遇到的难题,使他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在政治上鼓励,引导他树立远大的理想,保持健康的心态,不断为梦想奋斗。在学习上鼓劲,激励他努力发奋学习,帮助他成长成才。同时,郑碧峰作为“孝老爱亲典范”和“励志成才典范”,他的事迹也能够勉励更多的人不向坎坷低头,努力拼搏,完成蜕变。

他的班主任尹鸾老师深深为之动容,作为班主任她更多地希望能够帮助他真正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来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使他实现自立自强,依靠自己的力量过想要的生活,而不仅仅只是接受社会的帮助,要“输血”更要能“造血”。

逆境成长乐观坚强

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常年受甲亢和白内障困扰。三岁那年,母亲病情突然加重,患上了大动脉头臂动脉炎,致使面肌萎缩、双目逐渐失明。母亲丧失劳动能力,终日以泪洗面,七岁的他只能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

洗衣做饭、挑水种菜、骑自行车带母亲看病、骑自行车拉煤气罐……小小的人儿努力做着对他而言还十分艰难的活儿。然而家中的条件还是一天天困窘下去,最艰难的时候,他和母亲甚至跪街乞讨。虽是无奈之举,但要强的他还是在人后痛苦地哭了。生活的磨难没有将他打倒,反而使他拥有比同龄人更为坚韧成熟的心志。即使再艰难,他也从未想过放弃学业,他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繁重的家务从未影响他来之不易的学业,勤勉刻苦的他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

艰苦的童年没有摧毁他阳光的心灵,乐观的他总是善于在困境中寻找快乐。下河捉鱼摸虾,操场打球谈心,纯真善良的小伙伴陪着他一起成长,让他收获世间最真挚的友情。

心怀感恩迎接未来

“小宝,哦,不好意思,我喊的是他小名”这是郑碧峰母亲不经意间的一句呼唤,可正是这声看似不起眼的呼唤,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二人的母子情深,十多年的相依为命,二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们一起走过。

在谈及以往的那些艰难岁月,郑碧峰说:“艰辛也是一种磨练,感激在那段岁月中,有很多的好心人帮助他们,让他在艰苦困境中看到了希望,保持一颗向上的心。”

他说,“从小学到初中直到现在上大学,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社会大家庭的关怀。他把每一笔善款都用笔记录了下来,他未忘点滴之恩,心念社会之情,时常告诫自己要学会感激、常怀感恩之心,以自己的努力去回报社会。

对于未来的生活,郑碧峰有自己的打算,认真生活,好好学习,照顾好母亲,过好大学四年的宝贵时光。

十三年艰苦人生,他用一个人的坚持谱写了一曲感人的亲情之歌。多少个困苦与共的日夜,多少个相互搀扶的朝夕,他照亮母亲黑暗的世界,牵引母亲蹒跚的脚步。真正的强者,是含泪也要奔跑。不让伤痛成为背负的重担,始终相信明天会更好。他在苦难中涅槃,也不忘将温暖、感恩传递给他人。

恰如林徽因所写——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人生的选择有无数种,但有一种选择永远都不会错,那就是奋斗和坚强。或许命运有时候会不公,但只要我们努力地去奋斗,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我们就能扼住命运的咽喉,改写命运。让我们祝福郑碧峰能够走得更远,拥有自己新的人生高度。(邓艳萍吴谦江旭聪郑慧梅罗茜)









































白癜风哪里能治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jg/54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