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攻克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本周的导读文章与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有关。该注射经常被用于足底痛或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文章中使用的方法及实验中,可以看出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在不同期间内止痛效果的不同。同时,文章也提出该注射在短期止痛中可能会引发的副作用。

“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经常被用于治疗足底痛或足底筋膜炎。这篇文章用系统回顾和整合分析的方法比较了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和其他的治疗方法在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方面的效果。指标的评定分为短期(0-6周),中期(7-12周),长期(13-52周)三个阶段。

这篇文章包括了47个临床试验,总共人参与。短期止痛效果方面,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强于自体血注射和足矫形器,但差别随时间延长而减弱(lowqualityevidence)。长期效果方面,皮质类固醇激素不如干针疗法及PRP(高浓度血小板血浆)注射(verylowqualityevidence)。值得注意的是,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和安慰剂注射在短期和中期的止痛效果上不分上下。在短期功能改善方面,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强于理疗(lowqualityevidence)。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总体上是安全的。短期副作用主要是注射后的局部疼痛。在和年曾经有两篇文章报道过与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相关的足底筋膜破裂。但在本篇文章包括的47个临床试验中没有相关报道。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的结论,尽管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都是在低质量证据(lowqualityevidence)或极低质量证据(verylowqualityevidence)的基础上做出的。”

董晓黎MD,MS现任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学院物理和康复医学系临床助理教授,主管肌骨疼痛门诊。董医生自山东医科大学七年制转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并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八年制医学博士学位。她赴美后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获得医学管理硕士学位,并在爱因斯坦医学院完成住院医训练。董医生目前致力于肌肉骨骼系统疼痛的介入及非介入治疗,擅长在超声或X光引导下的关节,腱鞘注射及神经阻滞,射频消融。她拥有康复医学、电生理诊断和医学针灸的三重专业认证(BoardCertified)。她还在最近完成了康奈尔大学商学院和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学院联合举办的医学管理研修班的学习。她是美国华人康复医师协会的现任秘书和董事会成员。

—欢迎转发—

—如需编辑转载,请联系本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jg/116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