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为夺取这场战“疫”的胜利,大家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没有年龄、性别之分,亦无岗位、职务之差,更无贫穷、富贵之别,只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只有无私的共同参与和担当。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你们飞过的短暂的一生,你们飞过的奉献的光阴,有我们铭记和怀念。你们是天上一颗星,是划过人们心中的那道光,在以后某时某刻,我们记得英雄为我们守护的这片安宁和美好,我们便会充满力量。 何谓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值此清明时节,大队委员用自己纯真的笔触抒发对英雄的理解,用真挚深情的讲述与队员们一道回忆在战“疫”中牺牲的英雄,队员们将把英雄的事迹化为感动和爱记录下来,渗进血液里,成为我们一辈子的生命财富和精神家园。 大队长郑晓祺 所谓英雄,便是知危险之大,却毅然站出;在灾难面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尽自己所能做出贡献。 他们在身前——党员马承武 大家好,今天分享的战疫故事从一位共产党员说起。 今年的肺炎由湖北武汉传出,以人传人的形式遍布中国以至海外。如今已是阳春三月,却难见往年的人流涌动。新型冠状病毒的猖獗,使得人心惶惶,难以平静。 从春节开始,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与日俱增。在一月二十五日,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的小河口镇中洲村的马承武接到了防控工作紧急会议通知。马承武作为中洲村的党总支委员与村民委员会副主任,会议一结束,他就立即投入防控工作,那一天,是大年初一。这个春节,他过得并不完整。 马承武连续7天没有休息,早出晚归,全身心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返乡人员摸排、路口执勤等工作,他提醒村民们不要出去,呆在家里,而他却成天在村里奔波。儿子马先导说,每天他还没有起床,父亲已经出去执勤了。晚上,他已经睡下了,父亲还没有回来。疫情发生以来,父亲每天都是如此。妻子曾劝他身体重要,他总是笑着点头,而后却又转身走入寒风之中。 一次摸排,他登门登记时,对方极不配合,甚至恶语相加。马承武却深深地鞠了一躬:“不好意思,打扰到您休息了,十分抱歉。我们只是例行登记,登记完马上离开,请您配合。” 对方见他态度如此平和,也没再刁难,没好气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离开后,同事愤愤不平。他却只说,总不能跟他骂吧,跟这点小事比,大家安全更重要。一番言语,透露着他无私的心。 直至一月三十一日,为不耽误接班,同往常一般早起的马承武在凌晨5点匆匆吃了一口剩饭就到岗值守,一刻不停地工作到了下午1点,交班后返回家中吃午饭,哪曾想,连续起早贪黑工作七天的他,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了。生前,他留下遗愿,不要办丧事,也别通知亲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想着别人。 马承武殉职后,他的妻儿忍着丧亲之痛,立即将他送入殡仪馆火化,没有葬礼,甚至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就这么悄悄的走了。 说他不惜生命,他却为许多人的性命而不断忙碌;说他不顾家庭,他却以一家之悲换万家安康。 还有多少人如他一般牺牲在了抗疫前线?医护人员?警察?还是党员志愿者?不论是谁,都值得我们铭记。 又到清明时节,希望清明的雨露能将好消息带给那些牺牲的英雄们,希望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安然长眠。 英雄的名字会留在人民心中,同满山松柏,万古长青。 大队旗手洪越凡 一个人字天地中, 浩然正气贯长虹。 侠之大者何所惧, 为国为民真英雄。 英雄是“国有难,召必回”的人;是为了人民奋不顾身的人;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人。 抗疫英雄——朱峥嵘 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带病坚守岗位的朱峥嵘医生。 年春节前夕,邪恶的新冠病毒席卷了整个中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这样,打响了! 有一名白衣战士,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叫朱峥嵘,在2月22日,年仅47岁的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牺牲了…… 多么令人悲痛啊! 朱峥嵘医生生于年5月,年从镇江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医学工作。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沈权评价他道:“他最擅长内科诊疗,在我们当地很有名气,不仅医疗水平高,医德也是有口皆碑的。” 生前,作为江苏南通的启东市南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组组长的朱峥嵘,自己竟也是个病人,年前,他在上海被确诊为大动脉炎,医生当时就建议他住院治疗,他却拖了下来。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他对家人和同事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强忍着病痛,而且,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居然把自己的住院通知书藏了起来!带病坚守岗位二十二天! 在一次病房摸排中,他忽然感到十分难受,痛苦地蹲了下来,病人们都投去心疼的目光,有病人说:“朱医生啊,去休息会儿吧!”他咳了两声,摆摆手道:“你们更需要休息,摸排是我的责任,这可关系到你们的健康啊!咳……咳咳……”病人们听后十分感动,有的还掉下了眼泪,这番话透露着朱医生的多么伟大的责任心啊! 在这二十二天里,他不仅要负责病房工作,还主动承担发热门诊轮班任务。非常劳累,可他却不辞辛苦,坚持要与病魔抗争到底! 2月15日晚值班结束后,他忽然感到身体十分的不适,经过检查,他的白细胞多达两万之多,肝、肾功能异常,在同事们的一再坚持下,他才放下工作去住院。面对来看望他的同事们,他吃力地说出一句话,不过仍然是关于工作:“现在只剩三个人值班了,还有两个是女同志,不知能忙的过来吗?”次日,医院治疗,这时他的病情正在迅速恶化,但他仍坦然安慰家人:“放心,一切都会好的,我很快就能回去上班。”17日他医院,22日医院,最终由于大动脉炎恶化,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英勇殉职…… 他,是我们当中的凡人,却又是我们当中的英雄,千千万万这样与朱峥嵘医生一样的英雄,正在英勇地逆向而行,他们用他们的精神力量和白衣臂膀守护着我们。他们,白衣天使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的身上时时刻刻都散发人性的光辉,驱赶着病魔的黑暗。所以我们应该铭记像朱峥嵘医生这样的白衣英雄;永不忘他那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大无畏的可贵精神! 伴着清明的雨露,让我们沉痛缅怀平凡而又伟大的朱峥嵘医生!缅怀那些为抗疫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愿你们一路走好!你们的英雄之光终将会照亮所有的一切! 大队宣传委员刘芯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英雄有着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就像花开,正于日出——黄文军 又是一个清明节,一个缅怀英雄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我们悲痛不已,虽不能亲去墓碑前祭奠,但我在心中默默怀念着他们。 新年初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蔓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一条条与亲人的宽慰信、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令人敬仰,令人感动。时间就是生命啊!尤其是医务人员,他们冷静无畏,迎难而上,很多人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被患者称为“孝感钟南山”的黄文军医生就是其中的一员。 年1月24日,除夕,孝感市确认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并发布封城通告。黄文军医生当天就申请去隔离病房。他在给科室主任的请战短信中写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医院里,他除了在呼吸科门诊,发热门诊岗位,还兼顾病房查房,作为呼吸内科总住院医师,协助全院新冠肺炎救治工作。每天就像一个陀螺,连轴转。日看诊病人百余人,最终感染了病毒。2月23日,19时30分,黄文军医生在工作了19年的医院去世,年仅42岁。就在他病危,医生准备插管抢救时,黄文军还写下:“不插管,我还好。”的字条,因为他知道插管过程中大量带着病毒的气溶胶,有可能造成更多人的感染。 “早点接我回家。”这是黄文军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他的妻子也在抗疫一线,他们的孩子今年才12岁。黄文军多年的同事感慨:“他救下那么多人,却救不了自己。”在患者眼中,他医术精湛,对疑问总是耐心解答,他总是憨憨地笑着。他还利用休息的时间,给很多老人免费看病。见惯了生离死别,他依然热爱生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