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大动脉炎好发于年轻女性,为慢性进行性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多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所累及的都是含弹性纤维的大中动脉,除多见于主动脉及其分支外,还可见于胸腹主动脉及其分支。

病理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发性、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的动脉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肺动脉,导致节段性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亦可有血栓形成,好发于女性。早期为动脉炎及动脉外膜炎,以后向血管的中层及内膜发展,后期全层血管壁均遭破坏、僵硬,纤维组织收缩造成不同程度的狭窄,内膜广泛增厚,继发动脉硬化和动脉壁钙化伴血栓形成,进一步引起管腔闭塞。

根据大动脉炎受累血管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5种类型:

①头臂型:该型累及血管为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以左锁骨下动脉最常见,约占发病总数的1/3。

②胸腹主动脉型:主要累及左锁骨下动脉以下的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

③肾动脉型:主要累及肾动脉,引起肾动脉狭窄及闭塞。

④混合型:同时累及上述两种类型以上的病变。

⑤肺动脉型:常与以上几种类型共存,病变累及肺动脉。

临床表现

早期可有低热、乏力、关节痛、肌肉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表现。数周或数月后出现血管狭窄或闭塞的临床表现。

超声表现

1.早期血管管壁正常三层结构模糊不清,管壁僵硬。灰阶超声显示管壁正常结构消失、向心性肥厚,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

2.后期管壁正常结构消失,增厚,回声强弱不等,内膜面较为平整,外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3.病程长者血管内外径均变细。

4.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病变为弥漫型者彩色血流暗淡,频谱呈低速单相,如病变局限,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处彩色亮度增高或有混叠现象,脉冲多普勒显示血流速度增高,狭窄即后段血流紊乱。

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鉴别:后者多见于60岁以上男性,内膜不均匀性增厚,管腔内可见强弱不等的斑块,狭窄多为偏心性;大动脉炎多见于年轻女性,表现为管壁向心性增厚,内膜面较平整。

①二维超声:

受累节段动脉管壁正常结构消失,管壁弥漫性、均匀性或不均匀性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或变细,纵切面呈“通心粉”样改变,横切面可呈“靶环征”;病变段与正常节段分界清晰,病变段边缘呈渐进性增厚,以外层为著,中膜外侧出现“鼠尾状”增厚的中等回声带或中低回声带。

②彩色多普勒超声报告:

病变部位血流束明显变细,部分边缘不规则,呈“虫蚀样”充盈缺损;如果病变较局限,其内彩色血流亮度增高,狭窄处血流速度加快,狭窄处远端血流速度减慢,阻力减低;如果为弥漫性病变,则管腔内血流颜色较暗,其内所采集的多普勒频谱呈低速单相。

T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鉴别:

超声介于独特的成像方式及血流显示,在TA受累颈动脉的检查中有特异性表现。TA受累颈动脉节段多位于颈总动脉近心端,且多为左右颈动脉双侧受累,颈动脉窦部及颈外动脉均较少受累,颈动脉粥样硬化多首先受累于颈动脉窦部及境内外动脉起始处[13];并且相关学者[14]较早就指出,TA颈动脉受累节段为管壁的弥漫性、均匀性增厚,而颈动脉粥样硬化通常表现为内中膜局限性、不均匀性、向心性增厚,以内膜为主,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横切面呈偏心性增厚。

管壁弥漫性、均匀性增厚

横切面呈环状增厚

管腔狭窄

“鼠尾状”增厚

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

血管超声诊断学(第三辑)

1.肾静脉血栓形成

2.肾动静脉瘘

3.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

4.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5.颈内静脉瘤(扩张)

6.颈内静脉血栓

7.腹主动脉狭窄

8.腹主动脉硬化

9.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

10.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1.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评估

12.脾动脉瘤

13.脾动脉假性动脉瘤

14.脾动脉

15.副肾动脉

16.肾动静脉瘘

17.肾动脉狭窄

18.肾动脉先天发育不良

19.警惕术后早期的移植肾动脉狭窄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偏方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偏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hl/90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