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卒中日 脑卒中正在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世界卒中组织将每年的10月29日定为“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正视卒中,可防可治”。 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是急性的脑血管病,是由各种血管性病因(包括出血和缺血)引起的急性或局灶性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通常指包括脑出血、脑梗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在内的一组疾病。 特点高发病率 高死亡率 高致残率 高复发率 经济负担重 威胁生命,年轻化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因素,是导致残疾的第三大因素。据统计,全球每年脑卒中的发病人数达到万。其中,大约万死于脑卒中,大约万人终身残疾。 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的致死病因。我国脑卒中后存活患者中65岁以下首次发生卒中的比例占到近50%。在幸存者中约四分之三的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等后遗症,部分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 有数据显示:年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恶性肿瘤(肝癌、胃癌、肺癌)等,对寿命损失年(死亡时实际年龄与我国平均期望寿命之差)的影响更大。 “名列前茅”看看—年我国大陆33个省死因排名,卒中在内的脑血管病是不是真得好好注意了? 弄清危险因素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 房颤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酗酒、吸烟、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 心源性脑梗死 偏头痛 口服避孕药 脑动脉炎 传性脑血管病等 正视卒中可防可治如果有良好的预防保健意识,并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80%的脑卒中都是可以预防的。其中和营养相关的预防措施有: 控制高血压 脑卒中是高血压的重要合并症之一,在中国,50%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都归因于高血压。因此,预防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 高血压预防最重要的就是限制膳食中钠盐的摄入,建议正常人每天钠盐的摄入在5克以内,高血压病人的钠盐摄入应在1.5~3克,其中包括食盐和食品本身包含的钠盐。此外还应增加钾、钙、镁的摄入,多吃新鲜叶类蔬菜、豆类、香菇、牛奶等。 减少膳食脂肪 膳食中的脂肪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应控制膳食脂肪的摄入,摄入的脂肪提供的能量不应超过总能量的30%。且应以植物油为主,如豆油、亚麻籽油、黄油、橄榄油、棕榈油等。 保持适宜的体重 肥胖是众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平时应减少能量的摄入,吃动平衡,养成良好的饮食和锻炼的习惯,使体质指数(BMI)尽量保持在20~24之间。 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 人群研究表明,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的钾、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植物化学物有明显的预防脑卒中的效果。每日膳食中新鲜蔬菜应达到~克,水果~克。 控制吸烟和饮酒 不吸烟或戒酒可以明显减少患脑卒中的危险度。男性每日饮酒量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孕妇不饮酒。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第2版)》 《柳叶刀》 鐧界櫆椋庡ソ娌诲悧娌荤櫧鐧滈閮戝窞鍝鍖婚櫌濂?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hl/21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