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 共40例,均为年12月至年9月医院内四科收治的住院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15~71岁、平均(33.4±14.3)岁。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年9月全国第2次肾脏病学术会议有关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且经细针穿刺活检诊断为微小病变肾病。排出标准:肝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药物禁忌症及不能配合治疗。 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标准激素治疗方案。醋酸泼尼松1.0mg/(kg·d),维持4~12周,尿蛋白转阴2~3周后开始减量,每2周递减10%左右,减至0.3~0.4mg/(kg·d)时每月递减10%左右,当减至0.2mg/(kg·d)时维持3~4个月,以后每1~2个月减5mg至停用。观察组加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湖南正清制药集团有限股份公司)每次2片口服,每日2次,疗程3个月。 3观察指标随访6个月~1年。观察两组显效时间,持续缓解时间和复发率。复发指尿蛋白由阴转阳或较前增加(++),并连续2周以上。显效时间指开始用药至尿蛋白转阴所需时间。持续缓解时间指完全缓解患者自尿蛋白转阴后2周开始至下次复发的时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疗效标准完全缓解:24h尿蛋白定量小于mg或尿常规检查示尿蛋白阴性并持续2周以上,或连续2次尿蛋白检查阴性。部分缓解:治疗4~12周后,尿蛋白较基线值减少小于等于50%或地尿常规检查示尿蛋白较前减少(++),但未能完全转阴。无效:治疗8~12周后,尿 蛋白及临床症状较前改善不明显,未达到部分缓解。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显效时间、持续缓解时间比较见表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3。两组复发率比较。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10.0%;对照组复发4例,复发率20.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P<0.05)。 6讨论目前针对微小病变肾病的治疗除一般对症治疗外,首选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但缺点是复发率较高,尤其对于激素依赖及激素抵抗的患者更为明显。而在激素治疗的同时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提高肾病综合征的缓解率,但容易出现白细胞低下、出血性膀胧炎等不良反应,且部分药物价格昂贵。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缓解率虽然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主要差异在于复发率、缓解持续时间和显效时间。加入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后,治疗起效快,药效持续时间长。药理研究显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含有青藤碱、清风藤碱、乙基青藤碱、双青藤碱、四氢表小檗碱、土藤碱、木兰碱等成分。研究证实青风藤具镇痛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青藤碱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镇静、抑制免疫、降血压、释放组胺等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经研究后还发现青藤碱可能通过下调肾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ICAM-I)表达,抑制受体鼠外周血CD4细胞增殖,下调TNF-a、IFN-Y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大鼠肾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同时青藤碱与免疫抑制剂环孢A(CsA)及FK也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减少其毒副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与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替代了细胞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降低了激素浓度和用药时间有关。 综上所述,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可延长缓解持续时间、缩短显效时间、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来源:杨桥榕,王维华,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微小病变肾病临床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年第4期 往期精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hl/117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