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其病因主要有4个方面: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②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③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流变学异常;④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相关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2.血液黏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6倍,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黏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在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代谢的过程,若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就容易使血管舒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5.酗酒

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每天酒精摄入大于50克者,发生心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进而导致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使心脑血管病更容易发生。

6.糖尿病

糖尿病是心脏病或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各类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

7.其他

如肥胖、胰岛素抵抗、年龄增长、性别(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种族、遗传等都是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1.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心悸、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胸闷不适、水肿、发绀、晕厥、咳嗽咯血、虚弱、嗳气、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等。

2.脑血管疾病

可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眩晕等;或肢体无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觉障碍;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语言障碍,说话不利索;记忆力下降;看物体突然不清楚;或眼球转动不灵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调,站立不稳;意识障碍;头痛或者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等。

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发病前的预防,即无病防病发生;二级预防是为了降低再次发生的危险及减轻致残率,即患病后防止再发病。

1.防止栓塞

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高危患者进行有效的抗栓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

2.患者晨练应注意的问题

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

3.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与预后。控制饮食总量,调整饮食结构;坚持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戒烟少酒,劳逸结合;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控制在5g以内;增加钾盐摄入,每天钾盐≥4.7g。

4.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

5.控制血压和血脂是关键

(1)血压控制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资料表明,坚持长期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仅为不坚持治疗者的1/10,也就是说,只要长期坚持控制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可下降90%。

(2)血脂控制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血脂控制是服用调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等。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脂也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6.进补要适度

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7.服用保健品辅酶Q10临床实验上安全可靠,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是一个OTC产品。据统计,全球辅酶Q10供应市场的规模超过了亿美元:在美国,辅酶Q10是前十大营养补充剂之一,每年的销售额大约在10亿美元左右。

辅酶Q10

辅酶Q10又称泛醌,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脂溶性醌类化合物。

辅酶Q10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和免疫增强剂。

辅酶Q10的作用

?抗氧化

?抗衰老

?抗疲劳

?抗肿瘤

?抗高血压

?保护心脏

?保护皮肤

?提高免疫力

?增强能量

抗氧化?辅酶Q10的抗氧化性使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抗衰老?人类在20岁时,自主合成的辅酶Q10能力达到顶峰,维持至50岁左右。以后会逐年下降,因为寄存辅酶Q10的细胞线粒体DNA物质被氧自由基破坏,导致自主合成辅酶Q10减少。结果使人体细胞,特别是心脏细胞的代谢功能下降,“老态龙钟”就显现出来了。皱纹的增加、皮肤的老化与Q10含量有关,含量越低,皮肤越易老化,面部的皱纹也越多。

抗肿瘤?研究表明,辅酶Q10有抗肿瘤作用,临床对于晚期转移性癌症有一定疗效。

抗疲劳:辅酶Q10可促进细胞能量代谢,使细胞保持良好健康的状态,因而机体充满活力,精力旺盛,脑力充沛。

抗高血压?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在一小时内口服mg的辅酶Q10可增强大脑的敏捷性。

保护心脏?辅酶Q10有助于为心肌提供充足氧气,预防突发性心脏病,尤其在心肌缺氧过程中辅酶Q10发挥关键作用。

保护皮肤?随着年龄的增加皮肤胶原蛋白抵御紫外线等氧化刺激物损伤的能力下降,而长期使用辅酶Q10能够有效防止皮肤光衰老,减少眼部周围的皱纹,因为辅酶Q10渗透进入皮肤生长层可以减弱光子的氧化反应,防止DNA的氧化损伤,抑制紫外光照射下人皮肤成纤维母细胞胶原蛋白酶的表达,保护皮肤免于损伤。

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辅酶Q10是一种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能增强机体免疫细胞杀死细菌的能力,增加白细胞的数量、胸腺活力、免疫球蛋白含量和抗体的量。

增强能量?辅酶Q10可加速脂肪的代谢,使肢体和大脑能量供应充裕,精力旺盛。

其他成分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维生素C的缺乏会导致免疫机能的下降。如果每天服用维生素C适量,连用三天就会使淋巴细胞机能亢进;若适量增加,这种机能的增加会更明显且有增强淋巴细胞吞噬作用的效力。

?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的免疫调节剂,可提高人对疫苗或其他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促进细胞免疫和提高吞噬细胞功能,尤其在改善老年机体的免疫力反应方面受到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
北京哪能治白癜风不复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fl/34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