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年10月31日-11月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CEC中国血管论坛”会议期间,来自西安医院田红燕教授以《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管理》为题发表了讲座,受到广大医学同仁的 肺栓塞是临床中常见的急危重症,发病急骤,易猝死,是第三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误诊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诊断率低等特点。肺栓塞具有动态的进程,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CTEPH是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不同表现形式。肺栓塞患者的管理同样需要从高危患者的识别与预防、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疾病长期的出血复发等多方面一体化地进行。通过这种一体化的管理,我们发现以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为依据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可显著降低肺栓塞患者的死亡率。年ESC急性肺栓塞防治指南仍将肺栓塞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3个危险层级,并根据不同的危险分层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对于低危及中低危肺栓塞患者推荐抗凝治疗;对于中高危患者在抗凝的基础上可采用补救性的全身静脉溶栓治疗;对于高危患者采用抗凝加溶栓的治疗。溶栓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注意监测出血的问题,尤其警惕溶栓时可能出现的急性脑出血等不良事件。对于溶栓禁忌的患者可以采用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的目的是尽快清除阻塞肺动脉的血栓,恢复右室功能,改善症状和生存率。临床中可选择的介入治疗手段较多,如经皮导管肺动脉捣栓术、碎栓术、抽吸取栓术等,可以挽救患者生命,但目前缺乏足够的RCT研究证据。我中心已开展近15年的各种肺栓塞介入治疗,取得良好成效,其中年至年我中心收治高危和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例,其中97例存在系统溶栓禁忌,开展急诊介入治疗后仅两名(2%)患者在30天内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出血。我们的临床研究提示药械联合的肺动脉介入治疗,可以快速清除急性肺栓塞肺动脉主干的血栓,优化临床结局,最小化出血风险。 结合年ESC急性肺栓塞防治指南及我中心近20年临床工作的总结,我们建议急性肺栓塞患者应按照危险分层进行不同的个体化精准治疗,其中肺栓塞的介入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生命,赢得进一步的治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远期预后。 专家简介 田红燕,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留校,长期从事周围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周围血管、肺血管及代谢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擅长周围血管、心血管内科和肺血管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断、介入及综合治疗。尤其擅长肢体和内脏动静脉的闭塞性疾病、急性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疾病的诊断、介入和综合治疗。曾在德国莱比锡大学Park医院进修周围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肺栓塞及其他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和内科治疗,涉及病种有主动脉夹层和胸腹主动脉瘤、肾动脉狭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急性动脉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慢性肺动脉栓塞、肺动脉高压、大动脉炎等血管病变,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是成功开展周围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动、静脉闭塞性疾病的血栓消融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深受患者及国内外同行专家认可和好评。 先后在多个国家级学会任职:中国医师协会血管腔内治疗学会(二级学会)任常委(西北唯一),中国医师协会血管腔内治疗学会静脉栓塞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会高血压血管病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血栓与抗凝学组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血管外科与组织工程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委员会委员兼学术秘书,中国医师学会心脏外科分会介入治疗学术委员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目前还担任《血栓与止血杂志》(核心期刊)的常务编委,《心血管微创医学杂志》的副主编。 近几年来,每年在国际和全国各类最有影响的心脏及周围血管疾病会议上,受邀主持和大会发言30余次/年。参与《中国血栓性疾病指南》、《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指南》等4项国家级指南的制定。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卫生部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科学基金1项,省级课题3项,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及科技部惠民项目子项目共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国多媒体课件优秀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多项。参加国家及国际合作课题、省部级科研项目、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20多项,近3年来,已获国家级科研资助余万元。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5篇,其中1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主编和副主编著作3部,参编6部。 推荐阅读热点新闻丨田红燕:第十六届中国血栓论坛暨长安血管论坛(5.23?西安)侧记 会议日程丨田红燕:第十六届中国血栓论坛暨第十四届长安血管论坛 热点课件丨田红燕:肾静脉上方腔静脉滤器释放与回收 田红燕:透析通路中心静脉病变的腔内治疗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 长按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