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阳气不足,难以运行气血,则脉动无力;或隐血不足,脉中空虚亦可致脉动无力;或平素气血虚弱,一遇寒邪,则寒凝气滞,致脉络不通。

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同时,由于气为血帅,气行血行,故亦需重视健脾益气,阳气充足则血脉通畅。

两侧或单侧的桡、臂、颈或颞动脉搏动消失,患肢无力酸痛。偶有发热,血压增高,白细胞增多,情绪易激动,记忆力减退。

太渊、内关、曲池、合谷、心俞、膈俞等。针用补法,加灸。

其他疗法

主穴肺、心、肝、肾、交感、皮质下、肾上腺,相应部位。

配穴:内分泌、脾、热穴。

方义简释:取肺以补气复脉;取心以活血复脉;肝以活血化痪;肾主水,以“水火相济”,助心复脉;因血管受植物神经控制,取交感调整植物神经功能;取皮质下调整大脑皮层,辅助交感穴;取肾上腺以升血压;取相应部位,可直接调理患处之血管内分泌以脱敏、消炎;脾、热穴为临床经验取穴。

朱XX,女,38岁,自述:左臂测不到血压,摸不到脉搏。作动脉造影后发现左锁骨下动脉,右股动脉及左肾动脉狭窄,诊断为“狭窄性大动脉炎",造影后不久,右上肢及右下肢的脉搏、血压也均消失,曾多次用地巴挫、於酸、中药、体针等治疗均无效。后病情逐渐加重,并有晕厥现象出现。

体检:左右颈动脉搏动较弱两上肢及右下肢动脉搏动消失,皮温低于健侧,左下肢足背动脉可扣及,血压/90mmHg,心、肺、肝、脾、血常规均未发现异常。随后开始耳针治疗,经扎针二次后,两仰上肢挠动脉即们及搏动,右侧测血压80/70mmHg,经第五次治疗后,右足动脉也恢复正常搏动,巩固治疗50天痊愈,一年后随访,疗效稳定。

来源:中医针灸医案,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医院治不好的腰痛,一个民间手法,当场见效~

3个“祛斑”奇穴,长斑的朋友别错过!

别盲目地“过午不食”!

国医大师裘沛然治疗萎缩性胃炎经验

一针增食欲——特殊针法亲验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邀请您加入“针灸正骨资料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zl/119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