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医院 主讲内容:椎动脉常见疾病超声诊断 时间:年5月20日中午12:30 地点:医院K3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 年5月20日中午,“中日超声在线”系列课程之专家在线很荣医院超声科主任勇强教授。勇教授做了“椎动脉常见疾病超声诊断”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张波主任主持,超声科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其他医务人员及进修生、轮转声共同参与,同医院,医院医院的相关医务人员实时在线聆听。 勇教授指出,几乎所有椎动脉起始段都可以用超声来扫查并清晰显示。椎动脉扫查一定要全程扫查,不可以用椎间段来片面推测起始段是否有病变。勇教授从椎动脉的变异、发育不对称、椎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盗血病因、临床表现、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等方面对椎动脉病变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椎动脉的变异非常多,最常见的变异是走行迂曲,有些变异是先天发育问题,起始段走行迂曲因脱离椎体的保护作用,在患者转动颈部时会引起明显的头晕等缺血症状。另外一种椎动脉变异是高位入椎,跳跃第六椎体,从4-5或更高节段入锥,容易导致体位诱发的缺血症状。还有一种变异是起源异常,正常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发出,部分患者可以从主动脉弓发出,或右侧椎动脉直接起自颈总动脉,与锁骨下动脉无关联。椎动脉开口位置变异90%起自锁骨下动脉近段,位于甲状颈干内侧,少数开口于甲状颈干外侧,椎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占4%,与甲状颈干共干占1%,右椎动脉起自颈总动脉占1%。 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对称,以前叫椎动脉发育不良,左右侧椎动脉由于先天发育而粗、细不对称很常见。一般左侧椎动脉内径宽于右侧者较多,正常管径多在3.0-4.5mm。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对称多发生于一侧,右侧椎动脉发育不对称者其内径为左侧的两倍,常伴有椎动脉高位入椎。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对称可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目前,尚无统一的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对称的国际诊断标准。 椎动脉明显狭窄多见于起始段,国外文献超声检出率可达60%-70%。横突之间的椎动脉的频谱呈显著的延迟的、小的波形时,考虑椎动脉起始段存在狭窄。值得注意的是,正常椎动脉管径差异大,速度测量不能作为判断狭窄的可靠指标。连续的、全程的扫查对于判断椎动脉病变位置、狭窄至关重要。 锁骨下动脉盗血,一些锁骨下动脉走行迂曲或起始段变异均可导致锁骨下动脉流速减低,患者脉压差增大,在临床上要仔细检查除外这种情况所造成的假象。锁骨下动脉盗血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等。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上肢麻木、无力,上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双侧上肢血压相差20mmHg。椎动脉完全倒流的特点:椎动脉、椎静脉血流同色,椎动脉、颈总动脉血流异色,前提它们走行必须是一致的。 锁骨下动脉窃血类型: 1.椎动脉无逆流; 2潜在性逆流(诱发实验); 3.不完全性逆流(诱发实验); 4.完全性逆流。诱发实验阳性: 5分钟上肢运动袖带加压、握拳,隐匿性逆流可诱发为不全逆流,但隐匿性逆流不能诱发为完全性逆流。 需要注意的是,锁骨下动脉的病变的狭窄程度与窃血并不一定是正相关。比如头臂型大动脉炎较严重的病例常为锁骨下起始段、远段,双侧颈总动脉等多条颈部大动脉同时受累。脑部严重缺血,已不再发生自颅内向上肢的窃血,为脑保护作用所致。 勇教授讲座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用大量的病例生动的阐述了椎动脉病变的各种表现和对临床操作的指导意义,现场互动频繁,课堂气氛活跃,讲座结束后大家久久不愿离去,围拢在勇教授身边继续交流。 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