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长莺飞、风和日丽的暮春之际,美丽的北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老年心脑血管诊疗新进展学习研讨会。

本次《老年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是经北京市卫计委批准,由首都医科医院主办,医生汇协办的市级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年属于第12期。该研讨会于5月12日~14医院教学楼大阶梯会议厅举行,面向心内科、大内科及全科医师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开展,参会人员考核合格后可授予市级继续教育学分6分。

学术研讨会成员合影

王亚军、华琦教授等欢迎致辞

来自首都医科医院的王亚军处医院始终坚持重视继续教育项目,一直把医院学科发展、专业发展重要内容之一;其次介绍了北京市在统计老年人群死亡率中,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口占到第二、三位,并指出80%的脑血管疾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在这种形式下,医院由老年疾病学科牵头,和神经、超声、影像等学科组成MDT模式,针对老年疾病成立更高效的救助平台,最后他预祝参加研讨会的医务工作者在这次研讨会上能够充分的交流和学习。

会议主题演讲

医院范利副院长

中国老年医学会会长、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国人民医院范利副院长讲述了《高龄高血压治疗策略与管理》,介绍了目前我国高龄高血压的治疗现状,我国高龄高血压发病率高、靶器官损害严重合并心脑肾等并发症,死亡风险增加;她强调在参照指南的同时,要尽早达标、平稳降压,并在用药的过程中遵循个体化治疗;着重强调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起始治疗、降压目标具有特殊性,不能照搬国外指南,要重视病人的临床观察,尤其注意细节管理;最后提醒临床医生要注重高血压监测手段和血管功能全面综合评估的重要性。

中医院王文教授

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医院的王文教授为大家分享了《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争论热点》,他回顾了近年来中国在高血压患病率、慢病死亡率变化、心脑血管标化死亡率和脑卒中死亡率等的数据变化,肯定了中国版高血压防治指南在落实推进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指出我国为脑卒中高发区,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预防脑卒中。然后指出制定中国版的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符合中国国情、根据国家医改政策、掌握国情特点,制定出符合中国高血压人群特点的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医院吴海英教授

来自中国医学科医院的吴海英教授介绍了《不可忽视的难治性高血压之一——大动脉炎》,吴教授首先介绍了难治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是继发性高血压,大动脉炎是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的炎变,它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因素。然后逐一介绍了大动脉炎的病因、流行病学和分型等;最后分享了“美国风湿病协会”对大动脉炎的医院自己制定的诊断标准。

中医院党爱民教授

中医院党爱民教授分享了《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她详细权衡比较了α/β-受体阻滞剂的优势和不足,肯定了α/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疗效肯定、改善胰岛素抵抗、对高血压患者的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的降压药物;但注意不同α/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应用上不同重点的适应症,遵循“个体化”原则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和心率反应以及耐受状况调整剂量,尤其对糖脂代谢异常的中年高舒张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妊娠高血压及顽固性高血压等,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武器。

首都医科医院华琦教授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会长、来自首都医科医院的华琦教授介绍了《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在全球首次由中国发表,并翻译成英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华琦教授介绍了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人口(特别是高龄人口)迅速增长的阶段,高血压是老年人心血管病治疗的难点和重点,她指出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第一危险因素,希望通过共识的推广,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本人对老年人高血压管理特殊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在临床实践中更新老年人血压管理观念,使更多老年特别是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受益。

研讨会现场掠影

会议现场

签到处

会议学习资料

医生汇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医务工作者继续教育的新模式探索:每晚的在线直播公开课程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可以在线与专家进行互动;在线专题系列课,通过8-10节系统化进阶式课程展示一个临床实用知识模块,同时可以加入专家







































治白癜风用什么药
中科白殿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yy/72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