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高血压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95%以上的高血压病人无明确病因,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1%~5%的病人血压升高仅为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 1、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基本病因是遗传(占40%)和环境(占60%)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中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正相关,钾摄入量与血压负相关,饮食低钙与高血压有关。肥胖或超重是重要危险因素。此外精神高度紧张者、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避孕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50%有高血压。 2、病理改变:细小动脉痉挛及玻璃样变→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①交感神经系统亢进、 ②肾性水钠潴留、 ③激活肾素-AT-醛固酮系统 ④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⑤血管重建 ⑥胰岛素抵抗 → 高血压 → ①血压升高 ②心(左心室肥厚、扩大) ③脑(微动脉瘤、小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脑病) ④肾(小动脉硬化、纤维化、肾衰) ⑤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视网膜出血、渗出) ★注:⑴高血压最常见并发症是脑血管意外,最常见死因为脑血管意外, ⑵急进性高血压损害最严重的器官是肾脏、最常见死因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⑶眼底改变可反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与高血压病情平行,视网膜小动脉从痉挛到硬化,可引起视网膜出血。 3、血压水平分级(mmHg) 类别 收缩压 舒张压 类别 收缩压 舒张压 理想血压 < <80 2级高血压(中度) ~ ~ 正常血压 < <85 3级高血压(重度) ≥ ≥ 正常高值 ~ 85~89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90 1级高血压(轻度) ~ 90~99 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 <90 亚组:临界高血压 ~ 90~94 ★概念:①对收缩压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每搏输出量(不是心输出量);②对舒张压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外周血管阻力。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比如:/(2级/3级)以较高的级别为标准,故诊断为3级。 心脏每博量 每博量↑→收缩压↑→脉压↑(舒张压升高不明显) 心率 心率↑→舒张压↑→脉压↓(收缩压升高不明显) 外周血管阻力 外周阻力↑→舒张压↑→脉压(收缩压升高不明显)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 老年人动脉硬化→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血压波动大,脉压↑ 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 失血时→循环血量↓→动脉压↓ 2、原发性高血压危险的的分层: 危险因素 吸烟、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性<65岁、肥胖(指数大于28kg/m2) 脑血管事件概率 (10年内) ①低度危险组 高血压1级,无危险因素,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 <15% ②中度危险组 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2个以下危险因素,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加药物为宜。 15~20% ③高度危险组 高血压1~2级,伴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高血压3级,无危险因素,必须药物治疗。 20~30% ④极高危险组 高血压3级伴1~3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需强化治疗。(有合并糖尿病都是极高危) >30% ★高血压1级:低到极高危;高血压2级:中到极高危;高血压3级:高危、极高危; 三、临床表现 (一)心(心衰、左室肥厚);脑(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病、危象);肾(慢性肾衰竭);血管(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急起剧烈胸痛、血压高、突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两侧脉搏不等,双上肢血压不等。最有诊断价值是核磁共振成像。首选治疗控制血压。 (二)类型 1、恶性高血压又称急进性高血压。约1%~5%高血压发展而来,机制不明。 ①病理特点:以肾小动脉纤维样坏死为突出特征。肾脏损害最为严重。 ②临床特点:起病急骤、多见于中青年,舒张压持续≥mmHg,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肿,以肾损害为突出表现,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血尿、管形尿,可伴肾功能不全,进展迅速,预后很差,常死于肾功能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 2、老年高血压(年龄超过60岁)临床特点: ①半数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增大可能因为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降低。 ②部分由中年原发性高血压延续而来,属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的混合型。 ③靶器官并发症常见。 ④服降压药后,常因机体反射性调节血压功能减退,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选用高血压宜用硝苯地平。 3、并发症 ●(1)高血压危象:多因为未按时服药,发生机制可能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和血循环中儿茶酚胺过多,血压急剧上升,舒张压持续≥mmHg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机症状。危象发生时,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以及伴有动脉痉挛累计相应的靶器官缺血症状。分为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证。 1)高血压急症:指血压显著升高并伴有靶器官损害,如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梗死伴严重高血压等。需住院和静脉药物治疗。 2)高血压亚急症: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有靶器官损害,如围手术期高压,急进型或恶性高血压。不需住院但需口服药物治疗。 急进型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的三大临床表现(考点): ◆舒张压持续≥mmHg; ◆肾脏损害:如持续蛋白尿、血尿与管型尿; ◆眼底改变:如视力模糊、视乳头水肿。 ①急进型高血压(早期):视网膜病变(III级眼底) ②恶性高血压(晚期):视乳头水肿(IV级眼底) 注:急进型高血压(早期)和恶性高血压(晚期)是同一发病过程的不同阶段,区别在于眼底改变。 补充:临床上将高血压性眼底分为4级:其中1、2级指良性高血压;3、4级指恶性高血压。 Ⅰ级:视网膜动脉轻微收缩和纡曲。患者高血压较轻。 Ⅱ级:视网膜动脉有肯定的局部狭窄,有动静脉交叉征。患者血压较前升高,一般无自觉症状,心肾功能尚好。 ●Ⅲ级:视网膜动脉明显局部收缩,并有出血、渗出及棉絮斑,即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多数患者同时有显著动脉硬化,血压持续很高,有心、肾功能损害。 ●Ⅳ级:上述视网膜病变均较严重,并有视乳头水肿,即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有的患者心、脑及肾还有较严重损害。 (2)高血压脑病:短时间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持续≥mmHg),突破了脑血管的自身调节机制,导致脑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本质)和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 治疗:首选硝普钠,近年来推荐硝酸甘油静滴,起效快,副作用少。 (3)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TIA等,没有脑栓塞。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出血。 (4)主动脉夹层:特点:剧痛+心动过速+血压升高,伴有虚脱表现。 ★知识点: ⑴高血压危象:收缩压上升为主,短暂,血压易控制,但易复发; ⑵高血压脑病:血压过高,脑血管的调节障碍,脑灌注过多,脑水肿,颅高压征。 ⑶高血压脑病产生的是脑水肿,不是肺水肿。妊娠的妊高症也可导致高血压脑病的发生。 二.继发发性高血压 1、肾实质性高血压=高血压+尿改变、肾功能不全 病因: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主要原因:为水钠潴留及细胞外液增加。 临表:发现血压高时已经有尿改变和肾功能不全。 2、肾血管性高血压=高血压+血管杂音(上腹部和背部肋脊角处) 病因:由肾动脉狭窄引起,导致肾脏缺血。 临表:30岁以下或55岁以上突然发生2,3级以上的高血压,上腹部和背部肋脊角处有高调血管杂音,为舒张期或连续性杂音。 ?●诊断金标准:肾动脉造影(考点) ?●禁用ACEI或ARB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临表:●高血压伴低血钾(常考点)醛固酮增多(保Na,排钾),血钾降低。治疗首选安体舒通。 注:题目中只要出现高血压、低血钾就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安体舒通试验。 4、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 临表:①高血压;血压不是很高,~mmHg。②躯干肥胖、满月脸、多毛症;③典型皮肤紫纹; ④肌肉无力,疲乏;⑤血糖升高;⑥闭经、生欲丧失。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ACTH兴奋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 鉴别:库欣综合征: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分泌糖皮质激素(ACTH)增多,就是库欣综合征; 库欣病:只要由垂体引起的糖皮质激素(ACTH)增高,就是库欣病。 库欣综合征=库欣病+非库欣病 5、主动脉缩窄:由于先天性的大动脉炎所致。 临表:下肢血压降低,脉搏减弱;●两上肢和两下肢血压不对称(上肢血压下肢血压);在胸部、背部或腹部有动脉杂音。 6、嗜铬细胞瘤:发作时血压骤升伴剧烈头痛,心悸,发作间期血压可正常—阵发性高血压。诊断—苄胺唑啉(酚妥拉明)降压试验。剧烈运动时血压很高,伴头痛、心悸,最可能是嗜铬细胞瘤。血儿茶酚胺及24h尿VMA定性检查,定位诊断:肾上腺CT。 高血压的诊断: ⑴在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测量血压所得的平均值。 ⑵高血压出现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提示出现早期左心功能不全。 四、治疗 1、降压目标及原则 ①改善生活行为:减轻体重(体重指数)控制在25kg/m2、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钾盐和钙、减少脂肪摄入、限制饮酒、增加运动。 ②治疗对象:高血压≥/mmHg以上(2级以上的才用降压药,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用降压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已有其它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持续升高6个月通过改变生活行为不法控制者都必需用药;高危和极高危患者。 妊娠高血压,舒张压达到12.0kpa(90mmHg) ③目标:(1)目前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90mmHg; ●(2)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但不低于65~70mmHg 糖尿病或者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80mmHg;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1g/d控制在/80mmHg;尿蛋白1g/d控制在/75mmHg。 合并脑血管意外,血压降至/mmHg。 记忆歌诀:小孩90后、是老年人糖肾病。 (3)收缩压下降10~20mmHg或舒张压下降5~6mmHg,3~5年内脑卒中减少38%、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减少20%,冠心病减少16%,心衰减少50%。 ④用药原则:小剂量开始,联合用药,尽量用长效制剂,保持血压夜间和白昼稳定。 2、降压药物的种类及特点 主要5类,(记忆A、B、C、D,即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A)、β受体阻滞剂(B)、钙通道阻滞剂CCB(C)、利尿剂(D)。 记忆:对血脂有影响:BD(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 对血脂无影响:AC(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伴糖尿病并有微量蛋白尿:ACEI,伴有妊娠者:钙通道阻滞剂,伴痛风者:ARB。 ★高血压合并症的11点选药注意事项 ①合并心力衰竭,选ACEI、利尿剂,不选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 ②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可选ACEI、钙拮抗剂、甲基多巴,不宜选噻嗪类。 ③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者应选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心肌梗死的长期预后) ④前列腺肥大者可加用α受体阻滞剂。 ⑤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选利尿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⑥有高血脂、糖尿病、痛风者不宜用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以免血糖、血脂和尿酸升高。可选用α1受体阻滞剂。 ⑦伴妊娠者,不宜用ACEI和AT1拮抗剂,可选用甲基多巴。 ⑧合并抑郁症、支气管哮喘,不宜选用β受体阻滞剂。 ⑨心脏传导阻滞者,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用ACEI。 ⑩心率较快者可用β受体阻滞剂。 ACEI ARB β-R CCB D 代表药物 卡托普利 依那普利 氯沙坦 缬沙坦 美托洛尔 阿替洛尔 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 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异搏定) 氢氯噻嗪 氯噻酮 主要机理 ①抑制周围和组织的ACE ②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 ①阻滞AT1,阻断ATⅡ的水钠潴留、血管收缩与组织重建。 ②激活AT2,拮抗AT1的效应。 (无抑制激肽酶) 抑制中枢和周围的交感神经张力,血流动力学自动调节机制。 ①阻滞胞外Ca2+经钙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内②减轻ATⅡ和α1受体的缩血管效应。③减少肾小管钠重吸收 排钠排水,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降压特点 降压缓慢 3~4周达最大作用 降压缓慢 6~8周达到最大作用 较快 较快、强力剂量与疗效正相关 起效缓慢平稳,2~3周达高峰 代谢影响 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尿蛋白,对血脂无影响 减少尿蛋白,扩张出球小动脉对血脂无影响。 增加胰岛素抵抗使血脂升高 对血脂、血糖无影响 使血脂、血糖、血尿酸增高 不良反应 刺激性干咳,血管性水肿 无刺激性干咳(10~20%),血管性水肿 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痉挛,抑制心肌收缩力、心动过缓 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 低钾血症,血脂↑、血糖↑、血尿酸↑ ★记忆: ①糖尿病不宜普萘洛尔;活动性肝病不宜地尔硫卓;溃疡不宜利血平。 ②抗高血压药注意(1)酶尿不用孕.(2)杯阻不能肺.(3)尿杯不用糖尿病.(4).心衰不用钙杯。利尿剂因减少血容量,不应用于孕妇;ACE抑制剂影响胎儿也勿用.B受体阻滞剂不能用于哮喘及COPD,因可以引起支气管狭窄.噻嗪类利尿剂及B受体阻滞剂不用于糖尿病,前者干扰糖耐量,后者可掩盖低血糖症状.钙离子及B受体阻滞剂不能用于心衰 ③ACEI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降低高血压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减缓肌酐清除率的下降。长期使用可使糖尿病患者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生和进展。 3、各类治疗药物的常见适应症和禁忌症 药物类型 适应症(高血压合并下列情况) 禁忌症和慎用 利尿剂 轻、中度水肿;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心衰、妊娠。 噻嗪类(氢氯噻嗪):血糖、血脂升高,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病人慎用,痛风患者禁用; 保钾利尿剂(螺内酯、氨苯蝶啶):不宜与ACEI、ARB合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吲达帕胺,具有利尿和钙通道阻滞剂扩血管双重作用,能有效降压而较少引起低血钾。 β受体阻滞剂 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梗后、劳力性心绞痛,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卡维地洛还有扩张血管特性(具有α-受体阻滞作用) 哮喘、COPD,病窦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周围血管病,高血脂、急性心衰 CCB 各种类型高血压,如糖尿病、冠心病、外周血管病、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分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和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前者增强交感神经活性,后者相反。 心衰,病窦综合征、传导阻滞, 硝苯地平常致反射性心动过速 ACEI 心衰,心梗后,左室肥厚,糖尿病微量蛋白尿。 双侧肾动脉狭窄,高血钾,妊娠 肾衰竭,肌酐>μmol/L或3mg/dl ARB 不存在干咳,是ACEI不良反应的替换药,氯沙坦、缬沙坦。 α受体阻滞剂 前列腺肥大,糖、脂代谢无影响,(哌唑嗪) 体位性低血压 4、降压治疗方案 两联联合方案:A+C、A+D、B+C、B+D。 三联联合方案:包括D的各种组合。 5、有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降压治疗 ①冠心病、心力衰竭 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B+C;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病史——A+B; 高血压合并无症状左心衰——A+B;高血压合并有症状左心衰——A+B+D。 注:4种组合都包括B,记忆为“心肝宝贝Baby”(冠心病、心力衰竭) ②慢性肾功能衰竭选用ACEI、ARB。 ③糖尿病选用ACEI、ARB、CCB、D。 高血压治疗药物的记忆歌诀(必背): 老人心衰利尿:老年人高血压、高血压伴心衰者,用利尿剂 率快绞痛洛尔:高血压伴有心率快、心绞痛者,用洛尔(β受体阻滞剂) B能预防心梗:B受体阻滞剂用于心梗的二级预防 老周冠心变心:老年人、外周血管疾病、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 喝酒加盐糖尿:喝酒的、吃盐多的、糖尿病 改道喝粥预防:都用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它还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注解:老周得了冠心病,心情大变,喝酒加盐导致糖尿病,改道喝粥预防心脏病。 肥胖心衰心梗:肥胖的人、心衰的人、心梗的人 糖肾更是紧张:糖尿病合并肾病的人都用血管紧张素 孕妇高钾肾窄:孕妇,高血钾,肾动脉狭窄 别紧张,甲基来:别用血管紧张素,用甲基多巴胺 注解:肥胖容易导致心衰心梗,出现糖尿病肾病更是紧张。孕妇得了高血钾容易导致肾动脉狭窄,别紧张,用甲基多巴胺来治疗 6、高血压急症是指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mmHg/mmHg。伴心脑肾眼大动脉损害。 ①采用静脉给药、迅速降低血压。24H内降20~25%,48H内BP≥/mmHg,1~2W降至正常。 ②合理选择降压药首选硝普钠。也可用硝酸甘油、尼卡地平、地尔硫卓。禁用利血平、速尿。 ③控制性降压:24h内降20~25%,48h内Bp≥/mmHg,1~2W降至正常。 作用机制 适用证 主要副作用 硝普钠 扩张动静脉,降低前后负荷 各种高血压急症 恶心呕吐、肌肉颤动、硫氰酸中毒 硝酸甘油 扩张静脉、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和大动脉 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时高血压急症 心动过速、面部潮红、头痛和呕吐 尼卡地平 钙通道阻滞剂,降压同时改善脑血流量 高血压危象、急性脑血管病时高血压急症 心动过速、面部潮红 地尔硫卓 钙通道阻滞剂,降压同时改善冠脉血流量,控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高血压危象、急性冠脉综合征 头痛、面部潮红 拉贝洛尔 α+β受体阻滞剂 妊娠、肾衰时高血压急症 头晕、体位性低血压、传导阻滞。 注意:确诊后需终身用药的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yy/126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