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少林校长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在家学习已经四周了,我好想你们,好想快点见到你们!最近这两周你的状态还好吗?又有什么新的收获?是不是更适应了线上课程?是不是也想快点回到校园?

今天看到湖北确诊人数再次保持个位数。医院全部“休舱”。全国今日确诊人数不到30人。这一系列的好消息,表明这场防控疫情的战争,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包括你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国已经迈过至暗时刻,黎明即将到来。

但是这场疫情还没有结束,我看到意大利、伊朗、英美等国的感染人数近期急剧增加。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大学已经停止课堂教学,都转为线上授课。我国目前还面临着较大的国外输入性风险。

?全球疫情地图

目前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已经确定了本月中下旬陆续开学的时间,那我们到底哪天能开学呢?教育部发言人说要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开学。一是国家认定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二是家长们觉得大家上学没有风险,绝对安全。三是要有充足的防疫物资准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毕竟健康第一,生命比学业重要得多。所以,请大家稍安勿躁,继续安心在家学习、阅读、运动、做家务。当然闲暇时,也可以发发呆。想一想人生的大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我可以怎么去过好每一天?

我每天除了工作学习,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思考。看到在疫情之下,除了像钟南山、李兰娟那样的专家,像马云、刘强东那样的企业家,像韩红那样的明星,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表现出的伟大精神,尤其令人感动。

你还记得从除夕夜开始陆续驰援湖北、逆行而上的四万多名医护工作者吗?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从全国各地奔赴前线付出奉献。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的行动是责任使然。

你听说过刘娜的故事吗?来自安徽的刘娜医院,每天早晨六点上班,6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穿着尿不湿工作,已经习以为常。一提起孩子,刘娜内心感到愧疚。因为爱人也是医生,从过年到现在也一直没有休息,10岁的孩子一个人在家。孩子特别独立,特别懂事,在家里期盼着妈妈早日回家。多少医护人员在冒着生命危险,多少家庭在忍受着亲情离别的煎熬,为的只是病人的早发现、早康复,为的是疫情的早日结束。

?刘娜

多少基层的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值班防疫,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看到朱峥嵘医生去世的消息眼泪止不住流下来。朱医生是江苏省启东市南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组长,疫情刚开始就检查出大动脉炎需要住院治疗,但他藏起大动脉炎的诊断,不去住院,坚守防疫一线20多天。2月15日结束值班,身体无法再坚持,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2万多,肝肾功能异常”。住院后,他还惦记着:“现在只有三个人值班,还有两位是女同志,他们怎么忙得过来啊?”但他的病情迅速恶化,昏迷前,他还坦然微笑安慰家人:“放心,一切都会好的,我很快就能回去上班的。”22日下午3点,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朱峥嵘医生离世,享年47岁。他比我还小三岁,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朱医生

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医务工作强度之大,超乎我们的想象。年2月27日晚,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袁洋洋在加班制定完《关于应对年春节假期后就诊高峰的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后返回家中。2月28日凌晨4点,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6岁。生命的光辉永远定格在丰华正茂的36岁。袁大夫此前已连续工作39天,家中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家庭的破碎给亲人们留下怎样的伤痛?

你听说过香港的医护人员抽到“生死签”参加新冠防疫护理而辞职请假的消息吗?同样是医护人员,同样宣誓过的医护工作者。我在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人做出不同的选择?你能告诉我你的答案吗?

你看医院创造建设奇迹的报道了吗?你知道这背后有多少感人的故事吗?年在北京SARS疫情时期北京“医院”的总设计师、79岁的总建筑师黄锡璆先生,手写请战书:“鉴于以下三点:本人是共产党员;与其他年轻同事相比,家中牵挂少;具有非典小汤山实战经验。本人向组织表示随时听从组织召唤,随时准备出击参加抗击工程。”他指导中信团队设计人员在除夕夜24小时完成设计图,60人60小时完成施工图,创造“中信速度“。

?黄锡璆先生

?黄老的手写请战书

我看到江苏省表彰抗疫英雄才知道一个叫刘立生的人。他是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镇小桥村村民,是一名普通的水电工。他在上海工作,春节前刚回到江苏老家医院的消息。他说服家人主动请缨,开车7个多小时,跨越多公里到达施工现场。他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凭借过硬的水电安装专业技术,所在小组提前完成排风系统安装任务。工程结束,他将元的酬劳,找人购买了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捐给医院。

?刘立生手写请战书

我在思考,是什么力量让黄老、刘立生做出这样的选择和行动?如果说,黄老的请战是信仰的力量,那么普通的水电工刘利生的行动就是致良知的力量。

在施工现场还有无数个感人的故事,有每天只睡三四小时的建筑工人,有不分昼夜分拣物资的志愿者,有捐献粮食和果蔬的普通居民。武汉封城,在空空荡荡的城市中奔跑的快递小哥,很晚才能回到租住的房子泡上一碗方便面。那些“网格员”社区工作者和下派公务员不分昼夜值守电话,应急处理,挨家挨户量体温,运送分发食品物资,连续多日不休。还有那些日夜操劳,为捐赠医疗器材、防疫物资以及为无家可归的人送饭的公益人士和志愿者,那些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那些不分昼夜把关值守的公安干警。

岁月静好,那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在这次抗“疫”战争中,有那么多伟大的小人物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着,奉献着。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危难之中方显英雄本色。他们是这个时代最美的人。建议你抽时间上网看看那些平凡的人们在书写着怎样的人生。如果说书本中的英雄离我们有些遥远,那就从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生活中获取心灵成长的营养吧!

同学们,我不担心你们的学习,因为你们有老师的悉心指导,有家人的亲切陪伴,有你们锻炼出来的自我管理习惯和自学能力。在我们人生共同经历的这段特殊日子里,我最担心的是你失去一个让自己心灵成长的宝贵机会。当你学习困倦时,当你感觉无聊时,当你心情不爽时,请你上网看看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分享给身边的人,也可以录成音频分享给更多的人。我想你会从中找到自己茁壮成长的力量之源。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平凡工作岗位的人也有伟大的精神。每一场灾难都能让人警醒,让人反思,让人成长。让我们记住这些普通人带给我们的感动,带给我们的精神养料。同时,我们要不断思考,我如何让世界因我而美丽?我如何让世界因我而精彩?

最后,送大家一首歌,这是医院的四位科主任,在医院“关舱”时,为一线医护人员演唱的,水平堪比明星,而明星都没有他们唱得如此深情。

祝大家珍惜在家学习的美好时光,期待我们早日重返校园。爱你们的校长:郝少林年3月13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xg/97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