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会主动去神经内科就诊,并且主动要求进行颈动脉超声的筛查。这说明大家对健康的越来越重视了,从健康这个角度来讲真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但是,其实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意义所在,反而因为检查报告带来了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造成了过度要求检查和治疗。 所以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颈动脉超声检查到底查了什么?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颈动脉检查, 到底查了哪些血管、哪些疾病? 超声可以检查颈部的多支血管,包括颈动脉系统和椎动脉。 通常「颈动脉超声」说的是颈动脉系统。颈动脉系统根据部位不同又分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在这些血管中,颈内动脉是最重要的。颈内动脉分为左右两侧,分别供应左右大脑半球的大部分(前部2/3)。 颈部血管超声可以同时检查椎动脉。椎动脉分为左右两侧,供应大脑半球后部的后1/3、脑干和小脑。由于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多数情况下),两者关系密切,因此有时也会检查锁骨下动脉。 颈部血管超声可以检查的最常见的疾病有:颈部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包括斑块形成,严重时造成的血管狭窄甚至闭塞。 其次还可以检查某些类型的血管炎(如大动脉炎)、血管夹层(如颈动脉夹层、椎动脉夹层)、放疗后颈部血管狭窄、纤维肌发育不良、动脉瘤、颈静脉疾病等。 颈动脉超声报告都写了啥? 颈动脉超声报告一般会描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一般超过0.10cm就诊断为内中膜增厚。 还会描述血管壁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下简称斑块)以及斑块的部位、数目、大小、形状、回声特性等。斑块大小常常用「长度(cm)X厚度(cm)」表示。 如果斑块严重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血管狭窄,这时报告中会描述狭窄的部位、程度等,狭窄程度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还有一些其他更为专业的参数如管径、血流速度、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等,没有医学专业背景者就很难自己看懂了,这时候请专业的医生为你解读吧。 颈动脉超声报告描述的这些, 说明了啥? 患者看到颈动脉超声报告,还是会一头雾水:什么是内中膜增厚?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什么是血管狭窄?内中膜增厚、斑块、血管狭窄之间有啥关系? 别急,我来一个一个地给大家解释一下。 血管壁包括了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内中膜厚度(IMT)指的是血管壁内膜和中膜的厚度。IMT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它反映了血管的年龄。 打个比方说,就像皮肤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长皱纹一样,IMT增厚反映了血管壁的老化。平均年龄每增长10岁,IMT就会增加0.01cm。超过0.10cm就可以诊断为内中膜增厚。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地讲,就是脂质在血管壁沉积造成斑块,也是血管壁一种病理性老化过程。 各种病因都可以导致血管腔狭窄,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打个比方说,就像水管壁生锈、管壁增厚、水管内径会变细狭窄一样。 内中膜增厚经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它增厚到一定的程度就变成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 但是,内中膜增厚并非全部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并不一定会发展成为斑块,因为高血压病、老龄等都会导致内中膜增厚。 当斑块严重到一定程度,或者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就会导致血管腔狭窄。比较小的斑块不会导致狭窄,此时不需要计算狭窄率。 血管狭窄70%是啥意思? 为什么要计算血管狭窄率? 简单地说,血管狭窄70%的意思就是指,血管堵了70%,还剩30%是通的。 血管狭窄率有很多种计算方法,根据计算结果将狭窄程度分为<50%、50%-69%、70%-99%、%(完全闭塞)。 之所以要计算血管狭窄率,主要目的是在于指导下一步的治疗和选择治疗方案。 比如无症状颈动脉狭窄70%以上,需要考虑手术或者介入支架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以上,需要考虑手术或介入支架治疗;闭塞者除少数例外情况,一般不能再做手术或支架治疗。 不管手术还是介入支架治疗,一般都需要同时进行内科药物治疗。 为什么超声的检查结果 和其他检查结果不一样? 常用的脑血管检查手段包括超声、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剪影脑血管成像(DSA)。 这些检查方法由于原理不同、狭窄率计算方法不同,所以最后报告的狭窄率也不会完全相同。 不同的检查方法和计算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他们之间有一定的转换规律,临床的医生会根据不同的影响表现作出综合判断。 颈动脉超声正常, 是不是就不会得脑卒中? 颈动脉超声正常,也只是说明颈部这一部位超声所查到的血管是正常的,但是还有其他部位的血管是没有检查的,比如心脏的冠状动脉、除颈部之外的脑血管等等。 那些没有查到的部位不一定也是完全正常的,可能或多或少也存在问题。而且脑卒中的原因有很多种,动脉粥样硬化只是其中常见的原因之一。 因此,颈动脉超声正常和是否发生脑卒中并没有百分之百的对应关系。 颈动脉斑块脱落就会导致脑卒中?很多人其实都会问这个问题,并且常常因此而过度焦虑、担忧。 实际上,绝大多数较小的颈动脉斑块都不太可能脱落。比较严重的斑块有发生破裂、继发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导致脑卒中的风险。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何治疗? 治疗后斑块能消退吗? 针对生活方式危险因素 1.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超重或肥胖者需减体重。 针对疾病危险因素 2.血压、血糖、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在高胆固醇血症方面主要是他汀类降脂药。 要进行心脑血管病风险评估 ▲风险相对较高的患者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最常用的是肠溶阿司匹林。 当然,选择何种药物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其他基础疾病,年龄因素也很重要。 根据研究报告,长期严格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经过超声检测随诊观察,发现有些患者的斑块可以缩小(也称为「逆转」)。 但是,这是很难的,完全消退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一般治疗争取达到的目标是——不让斑块随着年龄进展,或进展较慢。 我们该如何看待颈动脉超声检查?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血管的疾病,颈动脉超声检查只是一个窗口,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脉硬化的程度。 我们筛查血管超声的目的在于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及早发现血管狭窄,进一步选择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法。比如发现颈动脉重度狭窄者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术治疗,以预防可能发生的比较严重的卒中。 但是,血管重度狭窄者毕竟占极少数,更多书的情况是发现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此时能够提醒我们要干预那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治疗相应的疾病危险因素。 我们可以用疾病链来比喻脑卒中的发病: 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吸烟、肥胖、酗酒、久坐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等)→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血管硬化、斑块、狭窄→心脑血管病(脑卒中、冠心病)。 有句老话叫「上医治未病」,不管有没有狭窄,有没有斑块,我们都要注意控制危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和疾病危险因素。 颈动脉超声发现斑块就惶惶不安过度焦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颈动脉超声没有问题就觉得万事大吉,继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错误的。 sdfd
体检时 为什么要查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斑块的出现,对脑血管病发病的预测作用要大于心血管病,就是说颈动脉斑块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比心血管病更大。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进展缓慢且常常没有症状,而往往造成突发事件。医务人员越来越多的研究在探索动脉硬化的新标识,来协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警。 颈动脉内膜厚度是一个非侵入性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标志,并与随后发生的心脑血管事件独立相关。 一、颈动脉内膜增厚和斑块代表的意义 颈动脉内膜增厚和斑块与心脑血管病有啥关系?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几乎90%以上的脑卒中患者都有颈动脉狭窄或斑块,其中五十岁以上的人发生率越来越多。 具有血管疾病或多个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的患者,发生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可能性较大,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通常是无症状的和无法预测的,首发的表现可以是致死性脑卒中。 二、哪些手段可以检查颈动脉内膜厚度和斑块? 颈动脉彩超是颈动脉斑块的常规检查方法,可对斑块进行厚度和长度的测量,根据回声的性质对斑块成分进行初步的判断。三维超声和高分辨多序列磁共振,可以对颈动脉斑块实现立体测量,还能清楚地鉴别其中斑块的成分,如:脂质、钙化、纤维帽、斑块内出血等,从而识别出易损斑块,进一步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三、发现颈动脉内膜增厚和斑块该如何治疗? 颈动脉内膜增厚和斑块,以及颈动脉狭窄的治疗,重点在于预防发生脑卒中,治疗方法包括: 1、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2、预防颈动脉斑块脱落一定要定期体检,观察内膜、斑块的大小和性质,如果病情有进展,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 3、如果病情持续进展,严重的颈动脉狭窄需要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放支架 -THEEND-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 节目预告: 今天19点《健康来了》,主持人刘晔,邀请陆军总院神经外科于春泳和您说说:中老年人群的体检中应加入颈动脉超生。 健康来了 了解更权威专家解答往下看! 专家介绍于春泳,博士后。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全军神经外科青年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中国临床神经外科>、<局解手术学杂志>、<中国组织工程和临床康复杂志>编委,辽宁省伤残鉴定和医疗鉴定专家库专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参编专著一部,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统计源期刊和SCI发表论文30余篇。 主要从事脑血管病专业疾病的治疗,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烟雾病、脑和脊髓的海绵状血管瘤、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脊髓血管病等,尤其在治疗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颈内动脉斑块内膜剥脱术、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上有较深造诣。 《健康来了》FM.4生活广播主持人刘晔主持人扬迪每天19点《健康来了》节目,给您讲讲你不知道的健康知识、养生秘诀,医院名医坐堂,帮您解决难题。欢迎添加FM.4生活广播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xg/97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