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动脉炎累及肾动脉发病率较高,仅次于头臂干型大动脉炎,多发生在肾动脉起始部,少数患者发生在远端肾动脉,因为动脉炎症早期从血管外膜开始,此时管腔无明显狭窄,血管造影检查可见肾动脉管径正常,肾动脉受累往往被遗漏。因此,早期大动脉炎血管造影正常并不意味着血管未发生病变,若从血管彩超上测定肾动脉血流呈杂色,肾动脉流速增高,则提示肾动脉受累的存在。由于解剖因素,左右肾脏比邻,处于左邻右舍的关系,腹主动脉与肾动脉相邻,从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发病患者情况统计分析,多数为双肾动脉损伤,而且肾动脉损伤与腹主动脉损伤几乎同时存在。肾动脉狭窄主要导致慢性缺血性肾病和肾血管性高血压,慢性缺血性肾病是肾血管阻塞致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有明显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脏疾病。由于肾动脉狭窄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升高,90%以上出现肾血管性高血压,据临床观察,血压升高的水平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升高的水平不完全成正比,而与肾动脉狭窄的程度呈正比,双侧均狭窄者较单侧血压升高更明显。若同时合并胸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会加重高血压,易出现心功能不全。由于长期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表现,如左房增大,室间隔增厚,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双肾动脉狭窄时,多同时有腹主动脉受累,临床控制血压的治疗原则是保证肾脏灌注,应将血压控制在同龄正常人血压稍高水平,肾动脉狭窄越重,血压控制的标准越要放宽,降压过度,可诱发肾萎缩,将血压控制在/mmHg以下不宜发生脑血管意外。肾脏严重萎缩、GFR<10ml/min,认为单侧肾脏失功,不会产生高肾素,对高血压不产生作用,此时血压会恢复正常,萎缩的肾脏保留不必切除。如果肾脏萎缩<8cm,又不是严重萎缩,可能就会有肾动脉狭窄致高肾素致高血压。部分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患者发病后曾做过肾动脉扩张或支架置入术,从置入支架者随访了解,术后3~6月不等患者再次出现血压升高,出现肾脏萎缩,仅有少数患者术后及时控制炎症未出现再狭窄。由于大动脉炎是炎症性疾病,患者选择介入手术治疗易加重动脉炎症进展,血管内膜增生,术后再狭窄发生率高。血管再闭塞早期多由血栓形成,晚期多由于血管内膜增生引起再狭窄,置入支架者更易发生动脉狭窄以至于血管闭塞出现肾萎缩。因此,对于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患者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避免支架置入。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通过远期随访观察,较介入治疗远期疗效好,保肾成功率达到90%以上。应用促纤溶、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能够消除血管内膜增生或血栓形成,控制血管炎症,改善血流,建立副肾动脉,保证肾灌注,使部分出现肾萎缩倾向的患者,在治疗后肾脏未发生萎缩。通过临床观察,对于单侧明显狭窄、肾脏灌注尚正常的患者,可大胆使用ACEI类药物,而有肾萎缩倾向者,待肾灌注改善后使用;双侧肾动脉狭窄不再是ACEI类药物的绝对禁忌,在改善肾脏灌注后,肾素水平仍较高者,可在治疗后3~6个月从小剂量开始应用,通常选择双通道排泄的ACEI类药物,观察血压及肌酐变化,缓慢逐渐加量,可有效改善尿蛋白,使血压得到理想的控制。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如何白癜风哪家医院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xg/13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