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篇,是一则来自青年医生丑赛回医院风湿免疫科见习期间的文章。在那里,健康成为孩子们的奢饰品。看着一张张“不谙世事”的笑脸,医者父母心,彼时,他们也成了这位青年医生最牵挂的人。 - 作者 - 丑赛 0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 现就职于医院外科 终于,你从牙牙学语到侃侃而谈。 终于,你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 终于,你从雏鸟变成雄鹰,准备高飞。 你也许不会知道,在你成长的路上,你曾侥幸地逃脱了九九八十一难。 有一次去NICU,护士姐姐和我说了这么一句话:生一个健康的孩子,你就是中了五百万。 我就这么鬼使神差的到了儿内仅存的两个可以陪床的病房。这个地方除了基本被SLE、JRA、大动脉炎和皮肌炎占领了。可以确定的是,这里大多数的孩子,这辈子,可能都要吃着有一大堆副作用的激素,可能是个胖娃娃,而且是有着各种并发症的胖娃娃。 即使可以陪床,每个家长其实也只能被分配到一张凳子。病房的规定,家长是绝对不能躺在孩子病床上的,一是怕感染,二是床的承重能力根本就没这么大。所以,家长就这么猫着腰一晚上一晚上的过,一般都要两个家长轮替着守孩子。 每次帮着给孩子做完骨穿,进来的男家长基本眼泪还挂着,女家长基本泣不成声。有次把孩子送回去,他爸红着眼睛问我,以后不会在做这么痛苦的检查了吧?我真怕自己受不了了。 今天,路过治疗室门口,一个妈妈头顶着治疗室的门,整个身体都在发抖,双拳紧紧握着。看着她的脸,那应该是我能见过最痛苦的表情。真的,撕心裂肺,只要看一次,你这辈子都不会忘。 每个来约床位的家长,基本都是一脸焦急。相比之下,被抱着的孩子到还都是一脸淡定,睁着眼睛望着你,有时候还会羞涩地笑一下。 免疫科病房里,基本都是病因不明的慢性病。主任说,交待病情的时候,如果家长没哭,说明你一定没解释清楚。 那天下午刚收了一个冲环磷酰胺的病人,9岁的男孩,典型的熊孩子。下肢的紫纹基本可以直接看到皮下的静脉,小脸嘟嘟的到是蛮可爱。说话像个小大人,嘴特别贫。当他把从夜里3点到晚上11点要吃的八九种药都一个不落地告诉我后,我问他,你知道这些药都是做什么的么?对答如流。 我看着化验单上的结果,再看看孩子淡定的脸,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孩子已经用上骁悉了,降压药吃两种,每天还要吃利尿药,尿蛋白和红细胞都是阳性。回去看他以前的检查,肺部受累,不是胸膜炎就是胸腔积液。看到主治大夫看完化验结果后的表情,我知道这熊孩子以后且有得受了。不知道该为他开心还是难过。 他熟练的住院,熟练的配合检查,嘟着嘴提各合情不合理的要求,别人说一句呛三句,来医院和度假似的。 有时候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同情他,至少,更多的时候,他比我开心。 回去复测血压的时候,他在用小口袋分装着自己的药,像在分装自己心爱的糖果一样。 ?end? 感谢丑赛为的投稿, 你是否也跃跃欲试了? 我们欢迎更多青年医生讲一讲你的故事, 等你哦! 带你吃喝玩乐!同你开阔眼界! 给你完美邂逅!与你High翻全场! 这里,是青年医生的聚集地, 怎么能,少了你! 识别右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