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味道

总值班那些事......

付总日记

仅剩1个月

年12月6日,天气变得冷起来了,心肺和消化相关的疾病明显增多,急诊继续忙碌着。偶然间,看到一篇文章“仅剩1个月:别纠缠,别回头,好好走”,开头一段,借来与大家分享。

不知是时光太瘦,还是指缝太宽,转眼间,只剩下最后的一个月。

也许你还有许多未完的心愿,还有些许的遗憾留在心间。

也许你还没来得及好好地生活,岁末的钟声就已经在门外等候。

可无论有多么的不舍,人生却只能向前,无法退后。

与其感伤,不如洒脱地告别过往。

调整好心情,在最后的一个月里,用心地坚守。

晚上8点44分,抬头看见一个家属扶着一个孕妇从急诊大门口走进来,边走边喊“救命”。快步走上去,主诉剧烈胸背痛半小时,疼痛难以忍受,患者满身大汗,无法配合测量生命体征。紧急查看了一下产检报告,37岁女性,我院规律产检,基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根据症状,脑海中最先闪过的是主动脉夹层,其次是心梗、穿孔、结石、肺栓塞等,马上送进抢救室,同时通知妇科诊室,给予胎心监护评估胎儿情况

患者送进抢救室以后,监护提示HR73次/分(疼痛难忍心率竟然不快)、SPO%(不吸氧,指氧不低),RR20次/分,双侧血压左侧收缩压/mmHg,右侧收缩压/70mmHg,腹部查体没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患者既往也没有结石的病史,初步做了个心电图,没有发现明显ST段变化。

患者心率不快,指氧不低,ECG正常,可初步除外心衰、心梗、肺栓塞等,双上肢血压不对称,主动脉夹层最需要排除,但患者才37岁,血管壁理论上不应该硬化到可出现夹层的地步呀,但考虑到患者基础有SLE、狼疮肾病,虽然控制的不错,但“一切皆有可能”。

在完善其它的常规抽血化验后,紧急联系床旁超声评估下肢静脉、腹主动脉超声,完善紧急床旁心脏超声。呼叫产科、内科、放射科,准备多科会诊,评估主动脉CTA对母亲和胎儿的风险及受益。

在等待多科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杜冷丁肌注镇痛,同时床旁胎心监测提示胎儿无明显异常。床旁超声迅速到位,双下肢静脉无血栓,腹主动脉因怀孕探测不清。床旁心脏超声初步评价心脏,右心不大,无D字征,主动脉根部增宽4cm,不除外夹层。向患者家属初步交代病情,及增强CT的风险及受益。

09:45第一轮多科开始,主要解决的问题在于,诊断是不是强烈支持主动脉夹层、主动脉CTA是否必须做,参与的科室以放射科、产科、心外科为主。考虑到患者症状较为典型,主动脉夹层可能性较大,经多科讨论后主动脉CTA不可避免,但向家属交待造影剂对孕妇及患儿的风险及受益,最终家属同意,马上完善主动脉CTA。

10:30主动脉CTA放射科口头阅片:升主动脉起始段至腹主动脉腹腔干发出水平可见偏心附壁低密度影,壁内血肿可能(可为夹层早期征象),大动脉炎不除外。左侧颈总、锁骨下动脉起始段血管内欠规则,似可见线样低密度影。胸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可能。马上联系儿科、产科、内科、血管外科、心外科、麻醉科、ICU、手术室、输血科、医务处,再次申请多科会诊,此次讨论主要以是否需要行手术治疗及术式,是否需要立刻终止妊娠,各科需要如何配合。

11:30各科室会诊医生均看完病历及病人,第二次多科开始,过程不再赘述,最终结论主动脉夹层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心外科上台行手术治疗,产科配合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儿科负责早产儿,术后回ICU,麻醉、输血科、内科协助完善术前评估及准备。患者既往SLE,血肌酐明显升高,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手术风险大,围手术期出血风险明显增多,术后有大出血,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切除可能,有危及生命风险,手术时间长,死亡风险高。多科共同向家属充分交待病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01:41患者完善术前准备,进入手术室。

妇产科手术过程相对顺利,03:09娩出一男婴,新生儿保温箱转至儿科。心外科接台,在低温体外循环全身麻醉下行升主动脉+全主动脉弓替换,降主动脉象鼻支架置入术,术中所见:探查升主动脉,可见主动脉夹层形成,破口位于前壁近主动脉窦,向根部延伸至无冠窦及右冠窦,假腔内血肿形成,右冠开口二分之一周径撕裂,缝合将无冠窦、右冠窦假腔闭合。解剖主动脉弓部,探查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可见破口,破口大小约0.5cm。升主动脉至主动脉弓全程可见主动脉夹层形成,术后返回ICU。

写到这里,感觉轻轻松了口气,不知道是否该“佩服”这位“勇敢”的母亲,高龄,还有严重的基础病,怀孕生子确实是难关,有性命之忧,但还是坚持到孩子降生,母亲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现在我们只希望好人好报,母子平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jg/103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