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 ?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充满于心血管系统中,在心脏的推动下不断循环流动。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的液体,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功能: 1.运送功能: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2.防御功能:杀灭病原体,排斥外来异物;3.凝血功能:参与凝血机制,愈合伤口;4.调节功能:参与体温调节、稳定血压、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等。 血管 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系统。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环境污染等因素的改变,导致血管壁有胆固醇沉积,出现凹凸不平,管腔狭窄,血流不畅或堵塞,导致氧气和营养物质不能输送到组织、细胞,出现全身供血不足的种种表现。 高血压常识 什么是血压? 1、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2、用血压计在肱动脉上测得的数值来表示,以mmHg(毫米汞柱)或kPa(千帕斯卡)为单位。 3、平时说的血压包含收缩压和舒张压。 收缩压是指心脏在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舒张压是指心脏在舒张时,血管壁上的侧压力。 4、医生记录血压时,如/80mmHg,则mmHg为收缩压,80mmHg为舒张压。按国际单位表示“kPa”(千帕斯卡),换算的方法:1mmHg(毫米汞柱)=0.kPa(千帕斯卡),那么/80mmHg相当于16/10.6kPa 什么是高血压? 1、高血压的定义: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情况。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血压标准: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为高血压,也就是说不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一个超过或达到规定值,就是高血压。我国现行的就是这个高血压诊断标准。2、原发性高血压: 可能由遗传、吸烟、饮酒、过量摄盐、超重、精神紧张、缺乏锻炼等因素导致,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能控制。 3、继发性高血压: 占高血压的10%左右,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主要病因: 肾性高血压:肾实质性、肾血管性、肾肿瘤 内分泌性疾病: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心血管病变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颅脑病变:肿瘤、外伤、脑干感染 其他:妊高症、药物(糖皮质激素) 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消除后,也可转换为持久性高血压或恢复为正常血压。 4、高血压如何分类 按血压水平分类(单位:毫米汞柱),主要有: ?理想血压<<80 ?正常血压<<85 ?正常高值--89 ?1级高血压(轻度)--99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5、按把器官损害程度分类 ?一期高血压血压达到高血压的标准,无心、脑、肾等并发症。 ?二期高血压血压达到高血压的标准,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但器官功能影响不大。主要表现为体检、X线、心电图或心脏超声波检查有左心室肥厚;眼底检查见有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蛋白尿一个“+”号以上,测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 ?三期高血压血压达到高血压的标准,并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且器官功能异常,甚至出现器官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渗出、有时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高血压有哪些症状? 高血压在早期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常表现有可能像神经官能症,有头痛、失眠、烦躁、健忘、耳鸣、头晕、眼花等。头痛的部位常位于后脑或内侧太阳穴部位,多为跳动性头痛,在运动或疲劳后加重。头晕、耳鸣、眼花、失眠等表现则多在血压升高时出现,当高血压逐渐发展至后期,影响到心脏、肾脏及脑后,就会出现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当心脏受影响,出现心功能不全时,会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咳嗽、咯泡沫痰等症状;当伴有肾脏病变时会出现泡沫尿,严重时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包括恶心、呕吐、贫血、尿少等;当高血压伴有脑血管病变时,可出现偏瘫、失语等中风症状。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又称动脉硬化性高血压,其诊断标准是收缩压大于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90毫米汞柱。多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收缩压越高,心脏血管并发症就越多,死亡率就越高,特别是脑卒中更为多见。应将血压降至/85mmHg以下,至少也应在/90mmHg以下。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给予药物治疗。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主要发生在青中年人,由于工作劳累压力大,活动偏少;测血压收缩压正常,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有时脉压差很近,如:/毫米汞柱,病人主观感觉头晕、胸闷不适。 原因是由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周围血管阻力增高所致。是高血压病的早期阶段。 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仍不容忽视,因为随着病程延长,可以转变为经典性高血压。甚至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发展。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年龄老化,预后较差。 高血压的危害: 位置 常见并发症 心 冠心病、左心室肥厚,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脑 一过性脑缺血、脑卒中(缺血性和出血性) 肾 肾小动脉硬化、肾萎缩和肾功能不全 周围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眼 眼底出血、失明 高血压病人的全身小动脉处于痉挛状态,反复、长期的小动脉痉挛状态和血压升高使小动脉内膜因为压力负荷、缺血、缺氧出现玻璃样病变,随着病程的发展,病变涉及小动脉中层,最后导致管壁增厚、硬化、管腔变窄,呈现不可逆的病变。高血压促进小动脉病变,而小动脉病变后管腔狭窄又促进了高血压。 高血压的治疗 治疗目的: 药物治疗降低血压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防止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品种繁多,作用各异,但其治疗高血压时的共同指标为降低血压。 青年、中年人或糖尿病人降压至理想或正常血压(/85mmHg),老年人至少降压至正常高值(/90mmHg)最妥,自测血压日间收缩压较门诊低10-15mmHg,舒张压低5-10mmHg。 一、非药物治疗: 措施 目标 减重 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 膳食限盐 北方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南方可控制在6g克以下。 减少膳食脂肪 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增加新鲜蔬菜每日-g;水果g,肉类5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g,每日食油20-25g,少吃糖类和甜食。 增加及保持适当体力活动 如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合适。 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应激能力 通过宣教和咨询,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提倡选择适合个体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老年人社交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戒烟、限酒 不吸烟,男性每日饮酒精20-30g,女性15-20g,孕妇不饮酒 二、药物治疗: 高血压用药原则: 1.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如有效,可以根据年龄和反应逐步递增剂量以获得最佳的疗效。 2.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一天24小时内稳定降压,并能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猝死、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药物,即给药后24小时仍保持50%的最大降压效应,此种药物还可增加治疗的依从性。 3.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够时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 临床医师根据具体患者的病情首先选择的药物有: 利尿剂、β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张素)拮抗剂,或者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剂量复方降压制剂。 联合用药 现今认为比较合理的配伍为: 1、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与利尿药; 2、钙拮抗剂与β-阻滞剂; 3、ACE-I与钙拮抗剂; 4、利尿药与β-阻滞剂; 5、α-阻滞剂与β阻滞剂。 步长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世界销量最大的降压药规格5mg×7片、14片 一天一片安全、长效24小时平稳降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特点 安全 ?可避免反射性心率加快 ?防止心力衰竭 ?避免心悸、头痛 ?不会因漏服造成血压波动而导致心脑血管发生意外 ?可用于糖尿病、高血脂患者 ?在体内无蓄积作用,对肝肾功能无损害 ?口服量小、吸收好,不影响其它药物 长效 ? ?由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半衰期长,约为35-50小时 ?因此一天晨服一次就可有效控制血压、即使漏服一次,也能继续平稳的控制血压 平稳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降压作用是逐渐产生,降压平稳,不会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体位性低血压及血压反跳等。 ?该药对白天血压有很好的降压效应,对夜间血压不产生过度降压作用,作用可平稳持续24h以上,符合人体的生理血压特征。 其它适应症 ¨用于治疗心绞痛,尤其是变异性心绞痛 ¨与他汀类药物合用,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更明显 ¨可与中成药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 步长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全球超过亿病人日 88个国家 12年病人中的用药经验 适宜人群 1.中老年人,尤其老年人 2.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 3.记忆力衰退 4.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心力衰竭、肾病、外周血管疾病 步长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常用降压药物的比较 品名 服用剂量 服用次数 不适宜人群及注意事项 苯磺酸 氨氯地平 5-10mg 一天一次 在非常必要时方可用于孕妇,老年及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使用较低剂量治疗 北京降压0号 一片 一天一次 消化道溃疡、抑郁症、严重肾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和有心肌梗塞病史患者,对本品过敏者,老年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卡托普利 12.5~50mg 一天2~3次 血管神经性水肿、无尿性肾衰竭、孕妇、高血钾症、低血钠症、肾动脉狭窄 缬沙坦 25-mg 一天一次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严重的肝肾疾病应注意监测 吲哒帕胺 2.5mg 一天一次 对磺胺过敏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低钾血症、糖尿病、痛风患者 步长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适应症 (1)高血压:可单独使用本品治疗,也可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合用。 (2)心绞痛: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及变异型心绞痛。可单独使用本品治疗,也可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合用。 ?通常口服起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最大不超过10mg,每日一次。瘦小者、体质虚弱者、老年患者或肝功能受损者从2.5mg,每日一次开始用药;合用其它抗高血压药者也从此剂量开始用药。 ?用药剂量根据个体需要进行调整,调整期应不少于7-14天,以便医生充分评估患者对该剂量的反应。但在临床有保障的前提下,可以加快调整速度。 ?治疗心绞痛的推荐剂量是5-10mg,老年患者或肝功能受损者需减量。 白癜风会传染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hl/36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