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3时多,赵先生和妻子坐公交车出去办事,赵先生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口角偏斜,右侧肢体活动不灵等症状。“当时就感觉情况不妙,下了车就赶紧拨打。”赵先生回忆说。 急救车赶医院后,医生初步判断赵先生患的是急性脑梗塞,做头部CT排除脑出血。在赵先生发病约2小时内,医生将溶栓药剂注入赵先生静脉内,把栓脂溶解掉。当晚,赵先生肢体麻木、口齿不清等症状即明显好转,顺利度过危险期。 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任莉称,脑卒中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脑卒中已成为导致死亡的第一病症。溶栓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治疗对于时间的要求相当严格。一般来说,如果超过4—5个小时的“时间窗”,溶栓就没意义了,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发病率:每年上升9% 任莉称,目前沈阳市有4万名脑卒中患者,且发病率每年上升8%—9%,中青年发病率占就诊量的10%左右。 任莉分析,导致脑病低龄化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市民不合理的生活习惯。据了解,脑卒中发病人群一般年龄在35岁至55岁之间,家族有高血压遗传史、体型肥胖者,都属于心脑血管的高危人群。同时,现代生活工作的节奏快、压力大,青年人群中吸烟酗酒、运动量少、高热量饮食、过度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导致了“青年卒中”的发病率不断增高。 “平时工作压力大的中年人群要多加注意。”任莉特别提醒,患者中有些虽然没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常见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但可能有夹层动脉瘤、大动脉炎、卵圆孔未闭等少见疾病。一旦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灵,口角偏斜等症状,切勿拖延,请及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预防方式 专家建议,平时应积极改变生活方式,远离可能导致脑卒中的高危因素,特别是平时工作压力大的中年人群要多加注意。高危人群应避免吸烟酗酒,多做运动、忌过度熬夜,记住急救“黄金时间”只有4—5个小时。小贴士现场急救方法 1、初步判断为脑血管意外后,应使病人仰卧,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吸入气管造成窒息,若病人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3、如果病人是清醒的,应注意要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家人应保持镇静,切勿慌张,不要大哭或大喊,以免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经常呼唤病人,以了解其意识情况;对躁动不安的病人,要加强保护,防止意外损伤。 5、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若自行运送,在搬运病人时正确的方法是:2~3个人同时用力,一人托住病人的头部和肩部,一人托起病人的腰背部,一人托起双脚,平抬病人移至硬木板或担架上,不要在搬运时把病人扶直坐起,勿抱、拖、背、扛病人。小伙伴们如果有相关健康、疾病的问题,或是对您接触的网络传闻抱有疑问,都可以在后台向小康君提问,或添加小康君白癜风最佳治疗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fl/23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