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哪里好 http://m.39.net/pf/a_7637171.html

认识中风—突如其来的变故(1)

1.什么是中风

我,一个61岁的老头,才刚刚享受了1年幸福的退休生活,却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变故。那是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女儿都带着孩子回来过年,我特别地高兴。因为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我平时滴酒不沾,那天也破例喝了两杯。喝到高兴处,突然觉得头晕,身体左半侧麻木无力,碗筷落地,嘴角歪斜、流口水,随后什么也不知道了。儿女们赶紧拨打,医院急诊科。经过颅脑CT检查,医生诊断“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也就是中风了。

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病,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也就是说供应脑部的血管发生堵塞或破裂,大脑失去了血液供应,难以正常发挥作用。作为人体“司令部”的功能丧失了,指挥失灵,处于瘫痪状态。病人临床表现为突然神志不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等症状。由于这个病来势较快,病势险恶.变化多端,犹如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多变”,所以,中医把这类病称为“中风”。

我国中风病人万~万,每年仅新发病人数就达万,死亡万,存活病人则多有偏瘫等功能障碍,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经济负担,给病人及其家庭和亲属带来了经济损失和不尽的痛苦,而我正是其中不幸的一个。

2.中风,“风”来自哪里

许多病友与我一样,好奇“中风”这一病名。中医所谓的风,就如同自然界的风,具有摇动不定、喜动不居的特征。中医古医籍明确指出“风者,善行而数变”、“风胜则动”。中风发病中常出现的肢体麻木不仁、眩晕、口眼歪斜、抽搐、颈项强直等症状皆可发现“风”的特性。中医将“风”分成了“外风”与“内风”。所谓外风,最常见的是我们都很熟悉的风寒、风热感冒,那是由于气候突变,感受风邪而发病。而中风多属于“内风”致病,即由于人体脏腑经络及精气血功能失常而产生。

可中风的“风”从哪里来呢?中风多发生于高年之体,肝肾阴亏、气血内虚或烦劳过度,耗气伤阴,致使人体阴气失其凉润柔和之能,而阳气相对亢盛,产生眩晕、痉挛等症状,这是中医常说的“阴虚风动”。近年来,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中风的发病趋于年轻化。许多中青年病人,平时多有嗜食肥甘、辛辣之物或者嗜好烟酒,易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痰湿生热,而致中医所说的“热极生风”,出现头痛眩晕、惊厥、昏迷、烦躁等症状。另外,许多病人在发病前同家人吵架,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病因,与中医学上的“肝阳化风”相应。简单地说是指由于七情(喜、怒、哀、思、悲、恐、惊)失调,伤及与情志关系极为密切的肝气,肝气不舒,气郁化火,则肝阳亢盛,形成风气内动,从而导致了中风的发生:虽然有“外风”与“内风”之分,但当人体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尤其在气候突变之际,外来的风邪乘虚而人,伤及经脉,气血痹阻,或痰湿体质,身体肥胖但中气虚衰。“外风”常常会引动“内风”,痰湿痹阻经络,而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3.为什么会中风

刚得病的日子,心情糟糕到了极点,想不通为什么会中风。平时也天天锻炼身体,除了有高血压、糖尿病,一年四季连感冒都很少,怎么说中风就中风了?

我的主管医生解答了我的疑惑。中风的病因多样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病因,约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为公认的四大危险因素。在正常情况下,动脉壁的新陈代谢依靠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动脉管壁取得营养及氧的供应,并将代谢后的废物消除。如果循环血液中脂质含量过多,进出管壁中的脂蛋白就可发生滞留,附着于管壁,导致动脉壁的正常功能和结构发生改变,同时由于受损后的动脉壁可使脂质更易渗入并沉积在管壁上,最后发展成粥样斑块,使血管硬化,受累的动脉管腔狭窄,血管阻力增加,血流缓慢等,从而发生中风。

(2)高血压:高血压是公认的、最重要和最常见的中风的病因之一。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都是最危险的因素,80%以上的中风与高血压有关。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可导致小动脉管壁发生病理性变化,如内膜增厚、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管腔变硬,当发展到脑血管的管腔狭窄或闭塞时,可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缺血性中风。同时,高血压还可引起细小动脉壁透明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形成微小动脉瘤,当血压突然上升时,可导致这种已经变硬而脆弱的血管破裂出血,发生脑出血。所以人们习惯把高血压和中风联系在一起。

(3)脑血管的先天异常:脑血管的先天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它包括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

(4)心脏病:脑组织是靠心脏源源不断地通过脑血管供应血液而维持正常的脑功能。因此,心脏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会直接影响到脑的生理功能。无论在什么血压水平上,有心脏病的人患中风的危险都要增加2倍以上。如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可能并发的各种心肌损害如心房纤颤、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左心室肥厚、细菌性心内膜炎和各种心律失常等,均可增加中风的风险。当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时,脑的供血量不足,会引起脑梗死;当合并有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发作时,其栓子由左心房脱落后,随着血循环经左心室流入脑血管而造成脑栓塞。

(5)糖尿病:糖尿病是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不仅可以使颅内大、中、小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从而使发生缺血性中风的概率增加。临床上反复发作的缺血性中风病人中10%~30%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比血糖正常者增高约l倍。

(6)其他病因:感染性病因如风湿、结核、梅毒、寄生虫等动脉炎,非感染性的结缔组织病性脉管炎等可引发中风;外伤、脑瘤、中毒,也可造成血管壁的病损而引发缺血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

另外,中风的发病方式呈现急性、突发性,但病理过程则多是缓慢的,在这个病理变化过程中,中风的诱发因素促使这个变化过程突然升级,而发生了中风。

备忘录:

中风往往是多种因素同时引发。对危险因素的有效干预可预防中风。

4.不可忽视的中风诱因

中风是有诱因的。可能有一大部分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都会出现导致中风的病理变化过程。但是,有的人发病了,有的人却不发病;发病的人经常是突然发病,病来得很急。中风的发生,就像一根导火线被点燃一样,其病理变化过程是缓慢的。如果一旦有了诱发因素,这个过程就一下子从量变升华到了质变,整个变化过程可以突然升级,发生中风。中风的诱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情绪不佳:我们经常会因为一些大事小事而激动、生气,这样其实是很不好的。情绪激动会使全身小动脉出现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黏度增高,使脑出血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饮酒不当,可使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增加,脑血流调节不良,直接影响血液的流动性和凝固性,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导致高血脂、高血压,引发中风。

(3)过度劳累:像超量运动,久看电视,用脑不当等一些让自己过度劳累的不良生活习惯,诱发中风的可能性是诱发其他疾病的3.8倍。

(4)气候变化: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不同。临床研究发现,脑出血在每年的4~5月份发病率高,脑缺血在7~8月份动脉的粥样硬化加重,而且还造成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病变,使发病率高,天气过冷或过热都可能导致中风发生。

(5)各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友病、心脏病、血黏度高、心动过缓、血管硬化等。高血压患者引发脑中风的概率相当于血压正常人的5倍以上,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病也可导致中风,发病概率是无此病者的3倍.

(6)服药不当:没有严格按医生的要求服药,对基础疾病的控制不佳,也可使中风发生的危险增加。

我这次中风,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是最大的诱因了。看来了解中风的诱因并尽量避免,对预防中风是很重要的。

备忘录:

要树立中风预防意识,多掌握中风的相关知识,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容易引发中风的基础疾病,消除中风诱因。

5.中风有哪些前驱症状

中风虽然起病急,但很多病人在发病前几小时或1~2天,甚至更长的时写,就已经显露出“蛛丝马迹”,我们把这些症状叫做“中风先兆”,医学上也称为“前驱症状”或“前驱症候群”。

我和我的病友们在发病前大都出现了中风的先兆症状:

(1)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发病前几个小时,我的症状就是左半侧肢体麻木无力。

(2)头晕、头痛: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头痛、头晕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间断性变成持续性。24床老李的主要症状是平时间断性的头痛变为持续性的头痛。

(3)出现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晕倒:马大妈在发病前的主要表现就是走路不稳,突然跌倒。

(4)暂时出现吐字不清,说话不灵。

(5)视觉功能障碍:有的人突然出现一过性的视物不清或短暂发生眼前发黑.或眼前见到的是红红绿绿的气球,甚至一过性的失明,数秒钟或数分钟后消失。这些也是中风先兆的表现,多是由大脑短暂性缺血所致。

(6)其他症状:如面、舌、唇或肢体麻木,也有的表现为耳鸣或听力改变;意识障碍,精神委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态,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也有的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全身疲乏无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或突然出现打嗝、呕吐等,因为这些症状不典型,所以常常容易被忽视,耽误病情。

如有上述症状之一或者同时出现几个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备忘录:

中风征兆的“FAST”口诀:“F”就是FACE(脸),观察病人面部或是请病人微笑,看其两边的脸颊是否对称。“A”就是ARM(手臂),让病人双手抬高平举,观察其中一只手是否会无力下垂。“S”就是“SPEECH”(语言),让病人说一句话,观察其话语是否清晰且完整。如果三者症状出现其中一种时,医院。“T”就是TIME(时间),明确记下发作时间,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fl/130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