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7493130325126691&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9%95%BF%E6%B2%99%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

目录

崇陵流域不同林分类型下物种多样性研究

马佳明,陆贵巧,赵鹏,于跃,谷建才

白蜡优良无性系抗寒性对比分析

郭文,刘凌云,李轩,孟丁丁,孟丽,穆丽英,张彦杰,杨敏生

青枯菌的不同生理小种及生物型对桉树的侵染风险

王亚聪,田红雨,王照玉,史晓梦,张书蔚,冉隆贤

“冀洪1号”黑枣与普通黑枣叶形性状差异研究

庞丁玮,王军,原阳晨,于海涛,左树峰,王进茂

新疆野苹果优选无性系DNA指纹图谱构建及亲缘关系鉴定

李昕蔓,庞丁玮,柳俊明,王立成,李清泉,张军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刘双嘉,张贵军,张蓬涛,杜贺秋

基于GM(1,1)模型的阜平县土地生态安全预警与分析

刘琦,张俊梅,张利

基于全红外光谱的火点识别与林火灾后评估

杨远垚,陈海燕,陈邵莹,邱丹妮,王琳

8种木犀科植物的花香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刘雅兰,金梦然,姚瑞红,史宝胜

西安明城区微绿地的空间形态与构成要素

王嘉毅,杨眉,薛小书

洪涝适应性景观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罗杨菲,杨眉

基于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景观叙事策略研究———以唐山市北河公园为例

张永辉

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以河北巨鹿乡村精品线景观风貌提升设计为例

孙毅锋,刘冬云

城市公园游憩机会谱指标体系构建与适用性分析———以郑州市综合公园为例

董思曼,刘艳红

基于虚拟社区的旅游凝视分析———故宫意象感知研究

白冰,张茵

SUMMARY

论文摘要

崇陵流域不同林分类型下物种多样性研究

马佳明,陆贵巧,赵鹏,于跃,谷建才

摘要:为研究太行山北端崇陵流域不同林分下植被多样性特征,为崇陵流域林分抚育、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稳定、发挥生态效益等提供基础,保障林分结构稳定和物种多样性。以油松纯林、侧柏纯林、杨树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林分种类、盖度及数量等,采用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指数,探讨不同林分下植物组成及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4种人工林下共有植物76种,隶属38科68属,其中草本植物65种,分属29科58属,主要以禾本科、卷柏科和鸭跖草科为主;灌木植物11种,分属9科10属,主要以马鞭草科和鼠李科为主。2)在草本层中,4种林分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由高到低排序均为油松纯林、侧柏纯林、杨树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为油松纯林、杨树纯林、侧柏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而在灌木层中则因树种不同有所区别,从灌木和草本来看,4种林分α多样性偏低,其变化趋势由高到低为油松纯林、侧柏纯林、杨树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3)杨树纯林与刺槐油松混交林之间βw和βc系数最低,为0.29和10.00;侧柏纯林和油松纯林间βw和βc指数最高,为1.71和19.50;根据林分的相似性系数Cj、Cs判定4种林分相似度较低,均为“中等不相似”,但是杨树纯林与其他3种林分的β多样性指数低于其他林分之间,与其他3种林分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显示4种林分中杨树纯林与刺槐油松混交林α、β多样性相对较低,应对杨树林及刺槐油松混交林制定适当的抚育措施,避免人为活动的破坏,保证群落植被的多样性和物种组成,充分发挥小流域区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崇陵流域;物种组成;重要值;α多样性;β多样性

引文格式:马佳明,陆贵巧,赵鹏,于跃,谷建才.崇陵流域不同林分类型下物种多样性研究[J].林业与生态科学,2021,36(2):111-118.

白蜡优良无性系抗寒性对比分析

郭文,刘凌云,李轩,孟丁丁,孟丽,穆丽英,张彦杰,杨敏生

摘要:试验以白蜡2a生试验林中长势一致,无病虫害的8个优良无性系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利用电导法(EL)及电阻抗图谱法(EIS)结合Logistic方程,拟合出8个白蜡优良无性系的半致死温度,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8个白蜡无性系的相对电导率均成上升趋势,由相对电导率拟合出的8个白蜡无性系的半致死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衡蜡2号、衡蜡9号、衡蜡7号、衡蜡11号、衡蜡3号、衡蜡6号、衡蜡4号、衡蜡1号;由3个电阻抗参数拟合出的8个白蜡无性系的半致死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衡蜡2号、衡蜡9号、衡蜡7号、衡蜡11号、衡蜡3号、衡蜡6号、衡蜡4号、衡蜡1号。与电导法(EL)得到的顺序相同,弛豫时间分布系数(ψ)与相对电导率、胞外电阻率(re)及胞内电阻率(ri)均成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1、0.930、0.970。弛豫时间分布系数(ψ)可作为测定白蜡抗寒性的最佳参数。

关键词:白蜡;抗寒;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半致死温度

引文格式:郭文,刘凌云,李轩,孟丁丁,孟丽,穆丽英,张彦杰,杨敏生.白蜡优良无性系抗寒性对比分析[J].林业与生态科学,2021,36(2):119-125.

青枯菌的不同生理小种及生物型对桉树的侵染风险

王亚聪,田红雨,王照玉,史晓梦,张书蔚,冉隆贤

摘要:为了进一步探究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不同生理小种和生物型对桉树的潜在侵染风险,应用2种接种方法分别检测青枯菌生理小种1~5号和生物型Ⅱ、Ⅲ对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的侵染能力。结果发现,桉树分别接种生理小种2号菌株GIM 1.76和生理小种3号菌株Po 88后均有典型的青枯病症状,与对照桉树青枯病菌生理小种1号菌株Rrpr引起的症状一致,且使用2种接种方法测得的桉树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菌株Rrpr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理小种4号菌株Z 2013-1和5号菌株GIM1.73均不能使尾叶桉发病;分别接种生物型Ⅱ菌株Po 88和生物型Ⅲ菌株Po 43后,桉树的发病症状与接种生物型Ⅲ菌株Rrpr的症状一致,且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菌株Rrpr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揭示了青枯病菌生理小种2号和3号对桉树也具有很强的侵染能力,因此,在有青枯菌生理小种2号和3号分布和危害的区域种植桉树具有潜在的风险,对生产上桉树栽培的合理布局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青枯病;生物型;尾叶桉;生理小种地

引文格式:王亚聪,田红雨,王照玉,史晓梦,张书蔚,冉隆贤.青枯菌的不同生理小种及生物型对桉树的侵染风险[J].林业与生态科学,2021,36(2):126-131,143.

“冀洪1号”黑枣与普通黑枣叶形性状差异研究

庞丁玮,王军,原阳晨,于海涛,左树峰,王进茂

摘要:为探究黑枣遗传多样性及表型变异规律,对“冀洪1号”黑枣与普通黑枣的叶片形态差异进行了研究。叶片扫描成像后,使用Lamina软件对4个叶片形态指标进行测量(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和叶宽),计算其统计参数;使用Image J软件对叶片形态进行标点并通过Morpho J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薄板样条分析及判别分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冀洪1号”黑枣与普通黑枣的叶形性状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冀洪1号”黑枣的叶片较大,但其变异幅度较小。基于Morpho J软件叶形变异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共占总体变量的63.447%(分别为50.537%和12.910%),薄板样条网格图结果显示,“冀洪1号”黑枣与普通黑枣形态相似,仅在叶柄及叶片最大宽度处有微小差异。基于Lamina软件和MorphoJ软件对“冀洪1号”黑枣与普通黑枣叶片进行比较,能够找出叶片间的微小差别,并且对发现叶形变异与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关系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黑枣;叶形性状;几何形态学;冀洪1号;亲缘关系

引文格式:庞丁玮,王军,原阳晨,于海涛,左树峰,王进茂.“冀洪1号”黑枣与普通黑枣叶形性状差异研究[J].林业与生态科学,2021,36(2):132-137.

新疆野苹果优选无性系DNA指纹图谱构建及亲缘关系鉴定

李昕蔓,庞丁玮,柳俊明,王立成,李清泉,张军

摘要:新疆野苹果是苹果属重要的抗逆育种资源,观赏价值较高,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以18个新疆野苹果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并构建了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13对SSR引物共扩增出62条条带,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在3~6条之间,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4.77条,每对引物的多态位点百分比为100%,各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的变化范围为0.512~0.879。在遗传距离0.566处,18个新疆野苹果无性系被分成4类,第一类为M-1、M-14、M-13、M-16、M-3、M-4、M-6等7个无性系;第二类为M-15 1个无性系;第三类为M-2、M-5、M-9、M-11、M-12等5个无性系;第四类为M-7、M-17、M-18、M-8、M-10等5个无性系。基于SSR扩增结果,构建18个新疆野苹果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komx.com/mbyfl/12357.html

------分隔线----------------------------